第11章

更新时间:2025-11-12 00:09:47

去黄政委家,温软还带了见面礼,除了杨老师的事,拜见领导也是人情交际。

黄政委和他妻子孙夫人接待他们。

师级干部的住房条件比团级干部要好,还有暖气,穿的薄点也不冷。

温软带着贞心在黄政委家的沙发上坐下。

孙夫人脸圆圆的,皮肤白皙柔软,穿着浅蓝色的旗袍,白色的毛线披帛,很是和气温婉的模样。

孙夫人托着微微隆起的小肚子,亲自给陆钊和温软倒茶。

这年头茶叶精贵,茶壶里不是真茶,是桑叶茶。

温软忙接过茶壶:“我自己来。”

孙夫人不坚持,放下茶壶坐在黄政委一侧,笑说:

“当客人还要你们自己动手。”

温软知道她只是客气,倒好茶,看向她的肚子:

“有四个月了吧?”

孙夫人幸福的点头,和黄政委靠的紧紧的:

“我们一直都想要个孩子,终于如愿了。”

温软了然,黄政委四十出头,孙夫人也三十多岁,放在现代也算大龄孕妇。

六七十年代可没计划生育,多生多育才是响应国家号召。

黄政委和孙夫人很有夫妻相,虽然是国字脸,但一点都不严肃,私下不给人一点压迫感。

黄政委给孙夫人的腿盖上一块布毯子,笑看向陆钊和温软:

“陆钊你终于把老婆接过来了,有人照顾,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

孙夫人也抿着嘴笑:

“俩人真般配,倒让我想起来我们年轻的时候。”

温软拿出带带来的茶叶:

“这是熟的普洱茶,孕妇也能喝。只是不能喝多,茶汤清甜细腻,香浓醇厚,不知道孙姐姐喜不喜欢。也多谢你们对陆钊的照顾。”

孙夫人惊喜:

“早听说陆钊媳妇是有文化的人,对茶叶有这么深的见地,我很喜欢。

陆钊这么年轻就是团长,也是他自己有本事。”

温软笑:“没有政委的栽培,走不了这么顺利。”

这话说的舒适入耳,孙夫人很是欣赏温软。

她也是城里人的小姐,跟着黄政委来到西北后,军属多是大字不识的乡下人,来了一个温软,孙夫人感觉有了知音。

孙夫人给了贞心一块红糖酥饼,让她慢慢吃,开心地和温软聊天说话。

贞心懂事,也不打扰大人们说话,不言不语,吃着酥饼喝着茶。

黄政委见妻子这般愉快,眼角也绽出了几根细纹。

他知道陆钊的性子,说好听点叫专心工作,不问外事,说不好听点就是不会做人。

工作能力卓越,但很难为人所容。

但他看重陆钊,愿意给他升职。

黄政委知道陆钊不是会特意带礼物拜访人的人,礼物多半是温软准备的。

陆钊工资高,但普洱茶可是稀罕物,这里很难弄得到。

黄政委开门见山:

“有什么事?”

陆钊简略地把托儿所杨老师的事说了。

“托儿所里还有其他领导的孩子,杨老师是害群之马,难保会区别对待其他军属孩子。”

黄政委想抽烟,但碍于怀孕的妻子忍住了,他点头:

“这个杨老师不能留了,你有什么好的人选?”

贞心听见了,放下饼,鼓足勇气抢答说:

“之前的李老师对我们就很好,从不偏心,我们都喜欢李老师不喜欢杨老师。”

贞心说完,心里头怦怦直跳。

没有想象中的训斥,黄政委安抚地的朝贞心点头:

“我派人查查,确定了就把杨老师调走,不能让你们受欺负。”

孙夫人听到这事摸了摸自己肚子,怒道:

“欺负孩子的人就该分去扫厕所。”

说完事,陆钊和温软告辞,孙夫人还对温软恋恋不舍,她冲陆钊道:

“你媳妇是个妙人,那么远从上海跑过来陪你,你可要好好对你媳妇。

温软以后多来找我说话。”

温软笑:

“孙姐姐不怕我唠叨就行。”

孙夫人:“求之不得。”

黄政委则拍拍陆钊的肩膀:

“我不知在这个位置上还能待多久,最看重的就是你。”

贞心走时,还带了一油纸包的红糖酥饼走,兴奋的脸都红了。

回去路上,温软忍不住感叹:

“黄政委对孙夫人真好。”

沉默了半天的陆钊:“你怎么知道?”

温软:

“政委手指有些发黄,是抽烟熏的吧?”

这年头也抽不到特别好的香烟,黄政委抽的是自己卷的土烟,特别容易给手指头染上色。

陆钊点头。

每次开会结束,办公室里准一屋子烟雾。

温软:“就坐了这么一会,他捻了不止十次的手指,明明可以抽,但他都忍住了,就是因为孙夫人怀着孕,对她不好。

要不然,他那么大的领导,谁还能批评他不成?

他要抽烟,肯定一堆人挤着上去给他点火。”

陆钊目光深邃:“你很细心,我都没注意,政委对孙夫人的确好。”

温软抿唇一笑:“这就叫细心?”

陆钊突然停下,拉着温软,指着路边的刚建好的建筑:

“你看,这些楼,将来都是咱们国家的重要工程基础”

温软觉得有些没头没脑:“怎么了?”

陆钊换了个方向,正好挡住北风:

“你过来以后,这些建筑里,也有你的一份贡献。”

温软一怔。

陆钊目光深沉明亮,怀揣着对未来热切的期盼和对国家无限的赤诚。

温软有些明白为什么陆钊是本书的男主了。

也知道为什么原书女主为什么能过上好日子了。

无论谁是陆钊的妻子,以陆钊的极强责任感,她都能过的舒服。

陆钊一张嘴,一团团白色的雾气在脸颊处散开:

“你过来西北,我给不了你上海的条件,委我委屈了你。”

他凝视温软,声音郑重:

“但西北和上海不同,未来的祖国可以没有上海,但绝不能没有西北。手中有剑,才能更好地保护繁华。

我希望百年之后,中华民族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

温软被这股清澈而炽烈的眼神看的心头发颤。

温软主动握住他的手:

“正是因为有像你一样的存在,要不了百年,祖国会比你想象地更加繁荣昌盛。

所有人都能穿好衣、吃饱饭、咱们自己就能造飞机、坦克、将来所有国家都无法忽视我们。

我们的飞机不用再飞两遍。

不止如此……”

温软想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他。

温软的话信誓旦旦,极具说服力,就像她亲眼所见一样。

陆钊为此心折。

原来温软的心,和他是一样的。

最后,温软轻柔一笑:

“玫瑰需要利剑保护,我愿做铸剑者。

铸剑者需要的是钢铁和熔炉,风暴与冰雪,不是春风和熙的玻璃阳光房。

所以我从上海来到了西北,所以我来找你。”

陆钊望着她笑意融融的眼睛,不想放手。

为她心折。

陆钊伸手,貌似随意地拂了拂温软颊边的碎发,牵起贞心的手:

“走!”

贞心奇怪:“这不是回家的方向。”

陆钊停顿片刻,望了温软一眼:

“我们去国营饭店吃米饭,吃炒菜。”

温软:“带钱和票了吗?”

陆钊一笑:“我的工资养你们两个足够了。”

温软震惊地瞪大眼睛,陆钊居然笑了,

虽然昙花一现,但宛如冰雪消融,春风拂面,帅的超出常理。

过来这么多天,第一次见他笑。

陆钊:“怎么了?”

温软:“你应该多笑笑,很好看。”

迷死人不偿命的那种好看。

陆钊的表情立刻回到冷冰冰的模样,但耳垂红了。

温软叹口气:“不禁逗。”

到了饭店,陆钊点了三个菜,梅菜扣肉、红烧鱼、松仁玉米和三碗扬州炒饭。

在这个年代已经是非常豪华的大餐。

服务员瞠目结舌,两个大人一个小孩吃这么好?

她忍不住建议:

“把扬州炒饭换成素烩面的话,只要三两粮票。”

而扬州炒饭要六两。

陆钊递出粮票:“不用。”

服务员上下扫视温软和贞心一眼,嘟囔:

“又不是什么大日子,女人和女孩也配上桌吃这么好的菜?真没天理。”

陆钊脸色冷下来:

“你也是女子,怎么能这么说别人?”

服务员不服:

“我和她们又不一样,我是正儿八经自己劳动吃饭的!”

贞心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怯怯地看向温软。

温软对贞心说了声没事,她轻笑一下,笑容淡漠,语气严肃:

“你们主任在哪?我要和他谈谈你们的服务人民群众意识不到位这件事。”

温软不疾不徐,气质沉稳,看起来竟然像个干部!

服务员竟有些心虚,但主任是她舅父,她还想再顶嘴。

另一个服务员看到这边发生的事,忙上来赔笑把乱说话的服务员拉走,道了歉,又送上来一份荷包蛋给贞心。

温软看他们的道歉还算诚恳,放弃了追究。

后厨乱说话的服务员心里不爽:

“你拉我干什么?”

“你说我拉走你做什么?她老公是官兵你看不出来,还有徽章!我要不拉走你,你得罪人家军属了!

说不定到时候你舅父也得倒霉。”

她这才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