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这个人叫刘柱,是个傻子,脑子极其的不灵光。
刘这个姓在村里是极稀少的姓,据说祖辈是前些年从山西逃难过来的,发展到现在也就那么区区五六户人家。
人丁相当的不旺,刘柱这一枝更是如此。
他父亲就是单传,到了他这里又是只有一根独苗。
可怜老两口就这么一个儿子,还从小就患有少儿痴呆,十几岁了,智商还不如三四岁的孩子。
好不容易学会了走路,偏偏又染上了天花,也算刘柱命大,竟然碰巧给治好了。
虽然如此,但脸上还是落下了一脸的坑坑洼洼。
人刚到了十多岁,他的父母又双双生病离开了人世,把他这一个人丢在了这世间。
要说命运多舛,刘柱也算上的舍我其谁了。
自从没有了父母,他是靠着街坊邻居接济,大队的归照,才安然的活到了现在。
村里人都叫他傻柱,或者柱子。
傻柱别看人傻,但是特别的热心,平时话还很多。
见人总是先打招呼。
第一句,你吃饭了呗。
第二句,你吃哩啥饭?
第三句,我还没吃哩。
本来,这三句从逻辑还能说的通。
第一句,是在试探别人吃没吃饭。第二句的意思是你家吃了什么好饭。
第三句就很明显了,能不能给我吃点。
作为一个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且智商低下的人,他能理直气壮的说出来,让你能明白其中的逻辑。
这是一个正常人无法做到的。
因为你要是正常一点,就多少会懂得一点客气。
这样本来挺好的,热心的街坊们听他这样说,想想他可怜的身世,多多少少会拿出点吃的来,接济他一下。
但是后来不知道是哪个坏小子,又教会了他一句话。
“你能给我说个媳妇呗?”
从此他从会说三句话,变成了四句。
无论遇到谁,哪怕三岁的小孩子,他也是这四句话不停的重复。
这一下,就把他前面的逻辑打乱了。
因为吃饭和娶媳妇是完全两个不搭嘎事。把它们放在一起,让人莫名其妙感觉到一种被戏谑的想法。
从此以后,他能要到的饭就少了许多。
他的外号也从傻柱变成了媳妇迷傻柱。
平常学校里的学生娃如果没有课的时候,他们会追在傻柱后面不断的叫喊着。
“媳妇迷,大傻柱。三十岁了还尿裤。”
当然了,傻柱从来不以为然,还是很认真的问那些孩子:你能给我说个媳妇呗。
惹得那些孩子一哄而散。
当李向南他们在街头遇上傻柱,听他说完了你吃饭了呗,就知道后面的的三句话很快就会从他的嘴里说出来。
果然,傻柱的原则没有让他们失望。
“你吃哩啥饭?”
他说话时由于小儿痴呆留下的后遗症,略微歪斜的嘴角总会有口水流出来。
这个时候他就会抬起油光发亮的袖子来,用力的抹一下,接着问。
“能给我吃点呗?”
这都是常规的仪式,除了初夏,其他三个人都早就习惯了。
秋生的性格向来比较调皮,没等傻柱问出第四句话来,他一步跳出来,拦住了傻柱的话头。
“喂,傻柱,这是向南的媳妇,俊不?”
傻柱张开了嘴巴,一句话被秋生堵在了嘴里,目光落在了初夏身上。
李向南这个时候发现,他的眼睛其实很清澈,没有一丝的杂念在里面。
傻柱张了张嘴,似乎已经忘了刚才自己想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