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苏晓冉早早来到公司。
她将昨晚与王学长沟通的要点和成果整理成简洁的邮件,附上准备下周发送的详细项目背景资料初稿,在上班时间准时发给了陆时衍。
邮件发出后,她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维护资料库,跟进其他几所高校的动态,但眼角余光总会不自觉地瞥向内部通讯软件,心脏悬在半空,等待着那个灰色头像的回应。
上午十点多,当提示音响起,对话框跳出时,苏晓冉的心猛地一跳。
陆时衍的回复依旧简洁,却让她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继而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
「收到。沟通思路和结果超出预期,做得很好。」
“超出预期”。
这四个字,像一颗裹着蜜糖的子弹,精准地击中了她。比任何夸张的赞美都更有分量。这是来自以严格著称的陆主管的肯定,是对她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认可。
她忍不住扬起嘴角,回复:「谢谢陆主管,我会继续努力。」
几乎与此同时,张姐从旁边探过头,笑着低声道:“可以啊晓冉,听说你把师大那个难啃的骨头给撬动了?陆主管刚在小组群里表扬你了,说‘实习生苏晓冉在师范大学对接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思路灵活,结果值得肯定’。”
小组群?苏晓冉愣了一下,她作为实习生不在那个核心群里。陆时衍竟然在群里表扬了她?
她下意识地点开部门大群,里面静悄悄的,并没有相关消息。看来,他是在那个没有她的、更核心的小范围群里做了肯定。这种方式,既给予了认可,又避免了她被过度关注,或者说,避免了将她过早地推到某些人的对立面。
一种被细心保护的感觉悄然蔓延开来。他做事,总是这样有分寸,考虑周全。
“谢谢张姐,是陆主管指导得好,我也只是运气。”苏晓冉谦虚地回应,心里的喜悦却像投入水中的墨,迅速晕染开来。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张姐拍拍她的肩膀,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好好干。”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乐见其成。
午休时,苏晓冉去茶水间,远远就听到里面传来林薇略显尖锐的声音:
“……不就是加了个微信,同意看看资料吗?离真正谈成合作还差得远呢,现在高兴是不是太早了?新人就是容易飘。”
另一个女同事附和着:“是啊,薇姐你之前为了A大的项目跑了多少趟,那才叫实打实的功劳。”
苏晓冉脚步顿住,没有进去,转身默默回了工位。她看着电脑屏幕上陆时衍那句“做得很好”,刚刚雀跃的心情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阴影。
林薇的话虽然刺耳,却提醒了她一个残酷的现实: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同意看资料,不代表同意合作;即使同意合作,后续的沟通、方案磨合、资源争取,每一步都可能充满变数。确实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她深吸一口气,将那股因表扬而产生的微微浮躁压了下去。她打开为王学长准备的资料包,开始更加细致地打磨,补充更多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和案例,预设对方可能提出的各种疑问,并准备好应对方案。
她必须把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走得比上一步更稳。
下午,陆时衍从办公室出来,将一份文件递给林薇:“A大那边的初步接洽方案我看过了,有几个地方需要调整,尤其是风险预案部分,太笼统。修改后明天上午给我。”
林薇接过文件,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好的陆主管,我马上改。”眼神却在不经意间扫过苏晓冉的方向,带着一丝冷意。
陆时衍似乎没有察觉,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办公区,在苏晓冉身上停留了短暂的一瞬,没有任何表示,便转身回了办公室。
但苏晓冉却敏感地察觉到,那道目光与往常有些不同。少了几分审视,多了些许……类似于“持续观察”的意味。
是因为她早上的成果吗?
她不得而知。
她只知道,她似乎通过了一次小小的考验,勉强挤进了这场职场游戏的牌桌。但牌局才刚刚开始,她手里的筹码还很少,而坐在她对面的玩家,有的经验老道,有的心怀叵测。
她握紧了鼠标,目光重新聚焦在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上。
窗外的阳光正好,明晃晃地照进来,将她工位这一角映得透亮。但这光亮之下,似乎总有那么一些角落,藏着不易察觉的阴影。
获得肯定固然欣喜,但苏晓冉明白,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要开始。她不能有丝毫松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