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管道内的金属表面冰凉刺骨,叶承的每一次呼吸都在狭窄的空间里产生回响。B7-49号管道比老吴描述的还要狭窄,他的肩膀不时擦到管壁,发出轻微的金属摩擦声。根据腕表显示,他已经爬行了二十七分钟,距离目的地应该不远了。
前方出现一丝微光。叶承放慢速度,透过通风口的栅格向下望去——一个堆满设备的房间,各种仪器闪烁着待机的指示灯。没有人的迹象。
他小心地卸下通风口盖板,轻巧地落在地面上。房间里的空气带着电子设备特有的臭氧味,混合着某种淡淡的植物清香。叶承环顾四周,这里似乎是某个实验室的设备间,墙上贴满了数据图表和便签。
"别动。"一个冷冽的女声从身后传来,同时有个尖锐的物体抵住了他的后腰,"转身,慢一点。"
叶承缓缓转身,看到一位穿着白色实验服的年轻女性,手里握着的不是武器,而是一支激光笔。她的黑发简单地扎成马尾,镜片后的眼睛锐利如刀。
"林音博士?"叶承试探地问。
"你是谁?怎么进来的?"林音没有放松警惕,"执政院的探子?"
"叶承,能源工程师。我从D-9区来。"他慢慢举起双手,"老吴告诉我可以从B7-49号通风管——"
"老吴?"林音的表情略微松动,"他还活着?"她后退一步,快速打量叶承,"证明你的身份。"
叶承从口袋里取出数据板:"我有'挽歌粒子'的数据和样本。"
林音的眉毛几乎不可察觉地挑了一下:"什么粒子?"
"一种来自恒星核心的异常粒子,携带编码信息。"叶承调出显微镜图像,"我命名为'挽歌粒子',因为它们似乎与恒星的衰变有关。"
林音接过数据板,快速滑动屏幕。她的表情从怀疑逐渐变成专注,最后停在某个数据图表上时,眉头紧锁:"你的采样方法?"
"量子隧穿显微镜,改装过的。"叶承回答,"标准设备检测不到这种粒子。"
"当然检测不到。"林音冷笑一声,将数据板扔回给他,"你的数据有问题。第七组波峰间隔与恒星物理定律矛盾。要么是设备故障,要么..."她突然凑近,眼镜反射着冷光,"你在造假。"
叶承感到一阵热血涌上脸颊:"我没有理由造假。这些数据来自三个不同区域的样本,重复验证过。"
"验证方法?"林音咄咄逼人。
"交叉比对能量衰减曲线和——"
"幼稚。"林音打断他,"能量衰减受戴森球结构影响,你的比对基准本身就是变量。"她走向一台终端,"给我原始数据。"
叶承犹豫了一下,还是从贴身口袋取出加密存储器。林音接过存储器,插入终端,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十几块全息屏幕同时亮起,显示着复杂的数据流。
"看这里。"她指向其中一个屏幕,"你的粒子衰变曲线在0.3秒处有个异常峰值,按照能量守恒定律,这不可能自然发生。"
叶承凑近屏幕:"但我在七个独立样本中都观测到了这个峰值。"
"七个错误不等于一个正确。"林音冷笑,"你的采样设备有校准记录吗?"
"设备是我自制的,校准基准——"
"自制?"林音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你拿着自制的玩具,就敢宣称发现了新粒子?"她关闭屏幕,"我浪费了足够多的时间。"
叶承握紧拳头:"我知道这听起来难以置信。但如果你能亲自观察样本——"
"出去。"林音指向门口,"趁我没叫安保之前。"
叶承站在原地没动:"你在去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到,恒星能量衰减存在'疑似信息编码特征'。我的发现可以证明这一点。"
林音的手指停在终端呼叫按钮上方:"你怎么知道我的未发表研究?"
"我查了你的公开论文,最新一篇的结论被加密了,但摘要已经足够说明问题。"叶承向前一步,"我们研究的是同一种现象,只是角度不同。你是理论物理学家,我是工程师。你看到数据异常,我找到了异常的原因。"
林音的表情微微变化。她沉默了几秒,突然转身走向房间角落的保险柜:"样本在哪里?"
叶承从另一个口袋取出密封的样本胶囊:"D-9区废水处理厂的过滤晶体,挽歌粒子浓度比核心区还高。"
林音接过胶囊,放入一台复杂的分析仪中。仪器发出低沉的嗡鸣,十几道光束同时扫描样本。几分钟后,主屏幕上显示出与叶承数据相似的波形,包括那个0.3秒的异常峰值。
"不可能..."林音喃喃自语,调整着仪器参数。峰值依然存在。她快速操作终端,调出一组理论模型,将叶承的数据导入。模型立刻标出十几个红色警告标志。
"看,你的模型不兼容这些数据。"叶承指出。
"闭嘴。"林音厉声道,但语气中的敌意减弱了。她打开另一个程序,输入一长串命令。屏幕上出现一个旋转的恒星三维模型,表面标记着无数光点。"这是我去年建立的恒星活动模型,预测能量释放模式。"
她将叶承的数据叠加到模型上。惊人的是,那些异常峰值恰好对应模型中预测的"信息节点"位置。
房间陷入沉默。林音盯着屏幕,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终于,她开口了:"你的设备,能再采集更多样本吗?"
"可以,但需要回到D-9区。"叶承谨慎地回答。
林音突然站起来,走向窗户,背对着叶承:"你知道如果这些数据属实意味着什么吗?"
"恒星正在通过某种方式向我们传递信息?"
"更糟。"林音转过身,脸上是叶承从未见过的严肃表情,"这意味着戴森球的设计存在根本缺陷。我们可能误解了恒星能量吸收的整个机制。"
她走向一面墙,按下隐藏的开关。墙面滑开,露出一个巨大的全息显示屏,显示着戴森球的完整结构图。林音指向核心区域:"这里,原设计能量吸收效率应该是98.7%,但实际只有89.3%。执政院一直归因于材料老化,但如果..."
"如果是设计本身的问题?"叶承接上她的话。
林音点头:"更准确地说,是设计基于的理论模型有问题。"她关闭显示屏,"我需要更多数据。你能安全往返D-9区吗?"
"老吴说有办法。"叶承回答,"但执政院已经驳回了我的报告,他们认定这是设备故障。"
"因为他们害怕。"林音冷笑,"承认理论模型错误意味着承认三百年的戴森球运行建立在错误基础上。"她突然直视叶承,"你知道为什么我叫'数据女王'吗?"
叶承摇头。
"因为我只相信数据,不管它来自谁,或者多么难以置信。"林音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小型设备,"这是我的私人通讯器,加密频道。下次采集到样本,直接联系我。"
叶承接过通讯器,注意到它的设计明显违反了执政院的通讯管制条例。林音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是的,非法的。就像你的通风管潜入。"她嘴角微微上扬,"现在,你最好在我实验室的常规扫描开始前离开。同样的路线返回。"
叶承转身准备爬上通风管,又停下来:"林博士,你相信这些粒子真的在传递信息吗?"
林音已经回到终端前,头也不抬地回答:"我相信数据。而数据显示,有什么东西正试图与我们对话。至于那是什么..."她终于看向叶承,"我们得一起找出答案。"
当叶承爬回通风管道时,身后传来林音最后的话:"小心陈默。他监控所有异常能源报告。"
通风管的黑暗吞没了叶承,但他的脑海中却亮如白昼。数据女王的质疑没有击垮他的理论,反而为"挽歌粒子"的存在提供了学术支持。他小心地收好通讯器,开始筹划下一次D-9区之行。戴森球的秘密,也许比他想象的更加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