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这小兔崽子到哪撒泼去了?”
朱厂长心急如焚,恨不得掀了八零厂的地皮寻出杜国强。
这一切杜国强并不知道。
不过就算他知道了,也不会心急。
他正陪着刘静怡在大街上闲逛。
倘若以朱厂长多生两根白头发的代价,来换美人一笑,显然是值得的。
此刻的刘静怡,脸红彤彤的,双眸如水般,身上的碎花裙子紧紧贴在细嫩的身段上,胸前已初有成人规模。
那婉约如水的容颜,让杜国强很容易想到后世一名叫高圆圆的女星。
“咕咚。”
杜国强吞咽了一口口水。
“国强,你莫要这样盯着我。”
刘静怡脸蛋子通红,眼见杜国强直勾勾,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她倒不是对杜国强没有感觉。
只是青年人之间的好感总是朦朦胧胧的,隔着一层窗户纸,谁都不敢捅破。更何况她是一个黄花大闺女,被男人这样瞅着,更添几分慌乱。
“不看了,不看了。”
杜国强咳嗽了两声,忽然意识到一点,开口向刘静怡询问道。
“你手头上缺钱吗?”
刘占福既然能狠下心来将厂里工人的工资骗的一干二净,估摸着自己闺女手里的钱也早让他挥霍了。
这些年刘静怡总是在暗地里,资助自己。
那是这妮子平日里一分一分的从自己的口粮里省下来的。
凭着这份情分,杜国强觉得现在是自己报恩的时候了。
说着他便伸手掏向了自己的裤兜子,刘静怡见状,赶忙将其一把拦。
“你莫要给我钱,我手头还有些。没有让我爸全给骗走,支撑个一两个月还是不成问题的。”
杜国强这才收回了手,道:“那缺钱你就跟我说话,千万别客气。”
实际上,工厂三月不开支,他的裤兜里也没几个子儿。
刚才也是打肿脸充胖子。
刘静怡感激的点了点头,而后关切的叮嘱道,“杜国强,你的钱一定要自己存好,不要乱花。”
“咱们厂技术员工资不高,也就工人平均线四十出头。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你日后若是想攒钱娶媳妇,不说三转一响,但四十八条腿总得凑齐吧?况且,你家庭条件不太好,家里还有老人和妹妹需要养。”
杜国强听了,内心暖暖的。
这才是好姑娘啊,关心自己,甚至还替自己惦记着家里的母亲和妹妹。
这样的女人,打着灯笼都难找!
杜国强调侃道:“谁说娶媳妇就得凑足三转一响和四十八条腿呢?说不定眼下就有姑娘愿意报恩一分钱不要的嫁给我呢。”
刘静怡脸唰一下子红成了猴屁股。她知道杜国强这是在调侃自己呢。
“你,你......不许胡说。”
刘静怡伸手,羞红了脸,娇怒想要敲打杜国强。
但是街上人来人往的,她若是这样做了,未免有打情骂俏的嫌疑,最终还是悻悻的收了回去。
她又想了想,攥紧衣角鼓足勇气道:“杜国强,要不你别管我这事了。和我划清界限,兴许厂里工人不会计较......那一万多块钱窟窿要是填不上,你再跟我走这么近,怕是日后厂里人会跟你闹别扭。”
让我临阵脱逃?
杜国强深吸一口气,前世他退缩过一次,为此悔恨终生。
这辈子,他绝不会重蹈覆辙。
“刘静怡,你放心!一万多块钱而已,难不倒我!”
“你别把这事当儿戏!”刘静怡急得眼眶发红,“要是答应了厂里工人却拿不出钱,他们真会找你麻烦的!”
杜国强坚定的目光未曾动摇。
刘静怡咬着唇,又追问:“这钱你从哪来?总不能去跟表哥表姐借吧?先不说他们拿不出这笔钱,就算有,我也绝不同意你去借!”
“你咋会有这种想法?”杜国强哭笑不得,挑眉看向刘静怡,“就我表哥表嫂那光景,哪像能掏出一万块的万元户?”
“算了,我也不瞒你了。”杜国强思索片刻,决定不再隐瞒。
他目光认真地看向刘静怡,沉声道:“其实我这次带你来表哥表嫂这儿住一段时间,除了这个原因,还有件要紧事——我想跟八零厂的朱厂长谈笔大买卖。”
八零厂厂长?
刘静怡愣了一下,叹了口气。
人家那是实打实的军工体系内的实权人物,最起码是正处级。
挥挥手各种民营厂都得巴结着往跟前凑。
杜国强一个毛头小子想跟朱厂长谈合作,这不是说笑吗?
杜国强看出了刘静怡的不信任。
正当他打算好好给刘静怡解释一番之时,耳边突然响起一道炸雷,愤怒的咆哮声接踵而至。
“杜国强,你小子跑哪去了?找你找半天。”
只见表哥杜源咬牙切齿的跑了过来,额头上全是大汗珠。“懒驴上磨屎尿多,平时没见你勤快,真有事时却上街来了!”
杜国强挑眉道:“表哥,不是你让我带同学出来随便逛逛的吗?”
杜源瞬间语塞,这才想起确实是自己把人“赶”出食堂的。
他尴尬地清了清嗓子,神色急切道:“先别扯这些!朱厂长正找你,说有急事要你帮忙,赶紧跟我回去!”
杜国强一听,顿时精神一振。
自知朱厂长找自己肯定是商讨的自行车一事有了结果,否则不可能这么火急火燎的找自己。
而跟在两人身后的刘静怡却是美目流转,心头有些吃惊。
难不成他先前所说的要跟八零厂谈合作这事是真的?
这怎么可能啊?
这可是八零厂,体量比他们所在的自行车配件厂大十几二十倍。
杜国强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初中毕业的技术员罢了,连车间工作的基本流程还没有熟悉。
又能帮到朱厂长什么?
回到八零厂,杜国强先将刘静怡送回女职工宿舍,随后跟着杜源来到厂长办公室外。
进门前,杜源在外沉声叮嘱:“虽说不知厂长找你帮什么忙,但凡事务必三思而后行,千万别给自己惹麻烦。”
没有厂长的吩咐,他这个普通的车间操作工不敢冒昧提出旁观的请求。
“表哥,你放心,我晓得的。”
杜国强推门走了进去。
他在厂长办公室里见到两人,一位是先前跟他谈合作的朱厂长。
另一位很陌生,浑身穿着淡蓝色的西装,戴着金丝眼镜。
杜国强问道:“朱厂长,您叫我过来,组内会议结束了吗?厂里是什么意见,打算生产自行车吗?”
朱厂长面露难色:“你的方案,我已经跟厂里中层以上的同志谈过了。”
“说实在的,我们对这事儿确实是外行。讨论了半天,有同意的也有反对的。”
朱厂长坦言,“所以我就自作主张,把负责推动我们厂产品向民用市场转型的李先生请来了。”
“李先生可是港岛来的大公司负责人,专门来帮助我们八零厂的。”
“倒不如你俩辩论一下,我们看结果再定。”朱厂长笑着说道。
杜国强暗自腹诽,这个老狐狸。
这是想坐山观虎斗、渔翁得利啊。
杜国强还没理清思路,戴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已皱着眉主动搭话。
“你就是杜国强?”
金丝眼镜男皱着眉,一口浓重港台腔,“听说你想让八零厂生产自行车?这不是胡闹吗?放着见效快的民用产品不做,偏要投大量成本赌自行车?”
“年轻人,别脑袋一热就是一出,这想法,我劝你趁早打住。”
男子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几分教训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