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林深处,李维和陈默背靠着一棵老槐树,粗重的喘息声在寂静的林间格外清晰。身后的呼喊声渐渐远去,但两人都不敢放松——秦兵的话,可信吗?
“他说不会告发,你信?”陈默揉着被树枝划破的胳膊,眉头紧锁。那罐刚提炼出的、泛着淡青色的“神菇酒”被他紧紧抱在怀里,像抱着救命稻草。
李维望着秦兵消失的方向,沉吟道:“不好说。但他眼神里没有恶意,而且……我们救了他的命。”他顿了顿,补充道,“更重要的是,他是东郡本地兵,未必真心服赵高。”
秦朝的郡县兵多为本地征召,对中央派来的“空降官”本就有抵触,赵高的影卫在东郡滥杀无辜,早已激起部分士兵的不满。这或许是个可乘之机。
“先找地方藏起来。”陈默拉着李维往密林深处走,“这罐‘药引’得赶紧提纯,不然酒会挥发,药效就没了。”
两人在一处被藤蔓掩盖的山洞前停住脚步。山洞不深,却干燥隐蔽,洞口的苔藓上没有 recent 的脚印,显然很久没人来过。陈默拨开藤蔓,一股潮湿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就这儿了。”
山洞里,陈默用石块垒起简易的灶台,将陶罐架在上面,用小火慢慢加热——他在尝试用蒸馏法提纯:利用酒精沸点低于水的特性,收集更纯净的含青霉素的酒精溶液。这是没有现代设备的情况下,最可行的办法。
李维则在洞口警戒,耳朵贴在石壁上,听着外面的动静。忽然,他听到一阵极轻的脚步声,正小心翼翼地靠近。
“谁?”他低喝一声,抓起一块石头戒备。
“是我。”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正是那个被救的秦兵。他背着一个布包,手里提着一只野兔,从藤蔓后钻了进来,脸上带着憨厚的笑,“恩人别紧张,我是来送东西的。”
李维皱眉:“你怎么找到这里的?”
“跟着脚印来的。”秦兵指了指地上的痕迹,将布包放在地上打开,里面是一些粗粮、几块打火石,还有一个小小的铜锅,“这锅是我从伙房偷拿的,比陶罐好用。还有,这野兔是刚打的,给恩人充饥。”
陈默看着铜锅,眼睛一亮:“正好缺个蒸馏容器!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叫王二柱,”秦兵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是东郡本地人,家里人都在疫病里没了……多谢恩人救了我,不然我也活不成了。”他的眼圈有些发红。
李维心中一动:“你既然知道我们是谁,为什么还要来?不怕被牵连?”
王二柱猛地挺直腰板,语气坚定:“小人不怕!那些影卫在东郡烧杀抢掠,比疫病还狠!赵府令说你们是‘妖人’,我不信!能救人性命的,怎么会是妖人?”他看向陈默手中的陶罐,“恩人是不是在炼能治疫病的药?要是需要帮忙,小人万死不辞!”
陈默和李维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动容。在这个人人自危的时代,竟还有这样淳朴勇敢的人。
“好,”陈默点头,“我们确实在炼治疫病的药,需要你的帮助。”
接下来的几天,王二柱成了两人的“后勤官”。他白天出去打探消息、打猎、收集物资,晚上则帮着守夜、烧火。有了铜锅和王二柱找来的粗盐(用于提纯时吸附杂质),蒸馏提纯的效率高了不少。
这天傍晚,陈默看着铜锅冷凝管滴下的、清澈的淡黄色液体,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成了!浓度虽然不高,但对付普通细菌感染,应该够用了!”
李维接过装着药液的竹筒,对着光看了看:“怎么用?”
“口服效果差,最好是外敷,”陈默解释道,“如果是重症,需要用煮沸的针刺破脓包,把药液灌进去,再包扎好。”
王二柱在一旁听得认真,忽然道:“小人知道有个地方能用上这药!”
“哪里?”
“隔离营!”王二柱压低声音,“东郡城外有个隔离营,里面关着几百个疑似染病的人,都是被影卫抓进去的,每天都要死十几个。如果把药送到那里,就能救很多人!”
李维眼睛一亮:“谁在看守隔离营?”
“大部分是像我一样的本地兵,”王二柱道,“很多人都同情里面的人,只是不敢反抗影卫。如果有药,说不定……大家会跟着恩人一起干!”
这是个冒险的计划,但也是唯一能证明“药引有效”的办法。李维看向陈默,后者点头:“值得一试。但我们不能露面,只能让王二柱去。”
“我去!”王二柱立刻道,“小人一定把药送到,证明恩人的清白!”
陈默将药液分成几份,用竹筒装好,递给王二柱:“记住,先找症状轻的试试,告诉他们这是‘蒙山神药’,能治疫病。如果有效,让他们悄悄传出去,越多的人知道越好。”他顿了顿,又嘱咐,“千万小心影卫,别暴露我们的位置。”
王二柱郑重地接过竹筒,揣进怀里,对着两人磕了个头:“恩人放心!小人就是死,也不会让药落在影卫手里!”
看着王二柱消失在夜色中,李维心中有些忐忑:“你说他能成吗?”
“不知道,”陈默靠在石壁上,望着洞口的月光,“但这是我们目前唯一的希望。如果药效能传开,自然会有人相信我们;如果传不开……”他没说下去,但两人都明白,那意味着彻底失去翻身的机会。
接下来的几天,山洞里异常安静。李维和陈默除了必要的交谈,大多时候都在沉默中等待。王二柱每天都会来一趟,带来隔离营的消息——
“第一天:试了三个轻症,敷药后伤口不流脓了!”
“第二天:越来越多人要药,影卫好像察觉到了,开始盘问!”
“第三天:有个小吏染病快死了,用了药竟然退烧了!大家都在传‘蒙山神药’显灵了!”
直到第四天,王二柱带来了一个重磅消息:“恩人!成了!蒙将军派来的人查到了隔离营,看到用药的人都好转了,已经把消息传回咸阳了!影卫想阻止,被蒙将军的人打跑了!”
李维和陈默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激动。蒙恬的人来了!这意味着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也意味着赵高的阴谋即将被揭穿!
“还有,”王二柱压低声音,“蒙将军的人说,陛下看到奏报后,龙颜大怒,已经下令彻查东郡之事,还要亲自来东郡!”
秦始皇要亲自来东郡?李维心中一紧,这既是机会,也是危险。秦始皇的到来,意味着赵高的势力会受到压制,但也意味着他们必须面对这位千古一帝的审视。
“我们该怎么办?”陈默问道。
李维沉吟片刻:“去见蒙将军。只有通过他,我们才能向陛下说明真相,揭穿赵高的阴谋。”
陈默点头:“好。但我们不能就这样去,得准备点见面礼。”他指了指山洞角落里的几块矿石,“这是我之前在蒙山找到的磁铁矿,能吸铁——或许能引起陛下的兴趣。”
李维看着磁铁矿,忽然想起世界地图上的“丝绸之路”,那里有丰富的铁矿和铜矿。如果能将磁铁矿的用途(比如制作指南针)献给秦始皇,或许能成为新的筹码。
“走吧,”李维站起身,“去见蒙将军。”
三人收拾好东西,趁着夜色向蒙恬的军营走去。月光洒在林间的小路上,照亮了他们前行的脚步。李维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但他心中却充满了希望。他相信,只要能揭穿赵高的阴谋,治好东郡的疫病,他就有机会在这个时代活下去,甚至找到回家的路。
而此时的咸阳宫,赵高正站在始皇帝面前,脸上带着谄媚的笑:“陛下,东郡疫病横行,妖人作祟,依老奴看,还是派徐福仙师去一趟,或许能借仙力平息天怒。”
始皇帝看着手中的奏报,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疑虑:“蒙恬说找到了能治疫病的药,是真的吗?”
赵高心中一紧,连忙道:“陛下,那不过是妖人故弄玄虚,哪有什么药能治天谴?蒙将军怕是被奸人蒙蔽了!”
始皇帝沉默了片刻,缓缓道:“朕要亲自去东郡看看。”
赵高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知道,自己的阴谋即将暴露,但他绝不会束手就擒。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心中已经有了新的计划。
一场围绕着东郡疫病、神药、阴谋和真相的较量,即将在秦始皇的亲自介入下,达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