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晨光里的对称轴
早自习的读书声像涨潮的水,漫过教室的每个角落。林默翻开数学课本,晨光透过窗户落在抛物线公式上,把“y=ax²+bx+c”的字迹染成暖金色。张昊在旁边啃着包子,油星溅到笔记本上,晕开个小小的圆。
“默哥,你看老杨。”张昊用胳膊肘撞他,下巴朝讲台抬了抬,“他今天没盯我们背书,一直在看钟表店的方向。”
林默抬头,看见老杨站在窗边,手里转着支红笔,目光越过教学楼的屋顶,落在远处的巷口。那里的槐树下,隐约能看见个穿警服的人影——是老周安插在警局的线人,昨天说老周在看守所里很安稳,还托人带了句话:“钟摆修好了。”
早读课下课铃响时,布告栏前围满了人。林默挤进去,看见张泛黄的纸,标题是“寻人启事”,上面贴着林溪的照片,说她因“家庭原因”请假,如有知情者请联系班主任。照片里的女孩扎着高马尾,嘴角弯着浅浅的笑,耳后别着枚银色的书签。
“老杨贴的。”苏晴不知何时站在他身后,手里拿着个保温桶,“他说这样至少能让大家觉得,她只是暂时离开。”她把保温桶塞进林默怀里,“排骨汤,补能量的。”
林默摸了摸保温桶的温度,突然想起在化工厂时,苏晴也是这样把急救包抱在怀里,白色连衣裙在黑暗里泛着光。他低头,看见自己校服上的破洞已经被补好,针脚歪歪扭扭的,像小雅的手笔。
“医疗部的人说,那个能量珠很稳定。”苏晴的指尖划过布告栏上的照片,“他们会找个安静的地方,让那些意识慢慢消散。”
小语突然从人群里钻出来,手里举着朵皱巴巴的小雏菊,花瓣上还沾着露水:“哥哥,花坛里捡的。像不像姐姐书签上的花?”
林默接过雏菊,花瓣的纹路在晨光里看得格外清晰,和林溪笔记本里画的花、小语胸口曾绽放的花、能量收集器的花形图案,有着相同的弧度。他突然想起老杨说的“抛物线的对称轴”,原来所有看似分散的轨迹,都藏着隐秘的联系。
“走,去给老周送汤。”林默把雏菊插进保温桶的提手,“顺便问问他,钟表店的新钟什么时候能做好。”
看守所的会见室很安静,墙上的钟表走得格外响。老周坐在对面,头发剪短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些,只是耳后那朵淡青色的花形印记,颜色深了些。
“你来了。”老周的目光落在保温桶上,笑了笑,“苏晴的手艺还是这么好。”
林默把汤倒进塑料碗里,看着他喝了两口,突然说:“能量收集器毁了。”
“我知道。”老周放下碗,指尖在桌上画着钟摆的轨迹,“我的钟摆停了一下,又开始走了。”他顿了顿,“风衣男人招了,还有三个隐藏的实验室,在城南的废弃学校里。”
“我们会去的。”林默摸了摸胸口的金属板,那里已经和普通的皮肤没什么两样,只有在触碰金属时,才会传来微弱的共鸣,“只是现在不急。”
老周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老杨给我寄了本数学笔记,说你最近抛物线学得很好。”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小的齿轮,放在桌上,“这个给你,新钟的核心,我在里面刻了防干扰的纹路。”
林默捏起齿轮,金属的冰凉透过指尖传来,带着熟悉的震颤。他突然明白,有些力量不需要耀眼的光芒,就像老周藏在皱纹里的温柔,像林溪留在书签上的方程式,像钟表店那台歪过却依旧在走的钟摆。
离开看守所时,阳光正好。苏晴牵着小语的手,站在路边的梧桐树下,影子被拉得很长。陈默靠在越野车上,石膏已经拆了,手腕上多了个金属护腕,是用能量收集器的残骸做的。
“去不去城南?”陈默抛着车钥匙,金属碰撞声在阳光下很清脆,“听说那所废弃学校的操场,有全市最标准的四百米跑道,很适合练抛物线。”
林默抬头,看见远处的教学楼顶,老杨正举着望远镜朝这边看,镜片反射的光像颗小小的太阳。他低头,看着手里的齿轮,突然笑了:“先回学校。”
“回学校?”张昊从车里探出头,嘴里还叼着半块面包,“老杨的数学课要开始了,他说今天要考应用题!”
“正好。”林默把齿轮放进书包,和那朵雏菊、半块烧焦的布娃娃胳膊、两颗布娃娃的纽扣放在一起,“我想看看,自己算出来的对称轴,对不对。”
越野车驶回学校时,数学课的铃声刚响。林默冲进教室,老杨正用粉笔在黑板上画最后一道抛物线,白色的弧线在阳光下闪着光,像条通往未来的路。
“林默,”老杨转过身,眼镜后的目光很亮,“这道题的对称轴,你来画。”
林默走上讲台,拿起粉笔,手腕悬在黑板前。他想起化工厂的磷火轨迹,想起实验室里能量对冲的光流,想起仓库里铁链挥舞的弧度,想起林溪笔记本里的方程式,所有的画面在脑海里汇成一条清晰的线。
粉笔落下,白色的直线穿过抛物线的顶点,把左右两边的弧线分得刚刚好。
“对吗?”林默问,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荡开。
老杨推了推眼镜,点了点头:“对。记住,无论抛物线有多陡,只要找到对称轴,就能算出它的轨迹。”
林默走回座位,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的笔记本上。那朵小雏菊插在笔袋里,花瓣在风里轻轻晃动。他翻开新的一页,写下今天的日期,然后画了道简单的抛物线,在对称轴的位置,画了颗小小的星星。
窗外的梧桐树叶沙沙作响,像在哼着不成调的歌。林默知道,未来还有很多抛物线要算,还有很多轨迹要追寻,但只要守住心里的对称轴,守住那些藏在晨光里的羁绊,就不会迷失方向。
就像钟表店即将被修好的新钟,无论经历过多少停顿和歪斜,最终都会在属于自己的轨迹上,稳稳地走下去。
而他,会和身边的人一起,看着它走过一个又一个清晨,迎接一束又一束崭新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