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盛夏的傍晚,刘小媛坐在溪边的大石头上,赤脚拨弄着清凉的溪水。手里捧着那本《昆虫记》,她翻到夹着照片的那一页,指尖轻轻抚过宏远的笑脸。
“喂,小媛老师!”刘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刻意的轻松,“你在这儿发什么呆呢?”
小媛迅速合上书,转头瞪他:“你又跟踪我?”
“谁跟踪你了?”刘志撇撇嘴,在她旁边的石头上坐下,从兜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信封,“给,省城来的。”
小媛的心跳瞬间加速,伸手就要抢,刘志却突然把手一缩:“先告诉我,你和书呆子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关你什么事!”
“当然关我的事!”刘志的声音突然提高,“你知道他妈现在盯得多紧吗?上次张叔差点被发现,要是让她知道我在帮你们传信——”
小媛愣住了。她没想到刘志会这么紧张。
“对不起。”她小声说,“我只是……很想他。”
刘志的表情僵了一瞬,随即把信塞给她:“行了行了,肉麻死了。”
信封里是一张手绘的地图,标注着后山一条隐秘的小路,尽头画着一个星星标记。背面写着:
“今晚七点,带上《昆虫记》。——宏远”
小媛的手指微微发抖。宏远回来了?还是说,这只是个玩笑?
“他说什么?”刘志凑过来看,脸色突然变了,“后山?不行!最近那边有野猪出没,村长都警告过!”
小媛把信紧紧攥在手里:“我要去。”
2
夕阳西沉时,小媛借口去刘忠家复习,偷偷溜去了后山。
她按地图指引,拨开茂密的灌木丛,沿着一条几乎被杂草淹没的小径前行。蝉鸣声渐渐被抛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山间特有的寂静,偶尔传来几声鸟叫。
“宏远?”她小声呼唤,声音在山谷里荡出轻微的回音。
没有回应。
小媛的心一点点沉下去。也许这只是个恶作剧?也许刘志故意骗她……
就在这时,她看到了那个标记——一棵老槐树的树干上,刻着一只小小的萤火虫图案,和宏远送她的鹅卵石上一模一样。
树下放着一个铁皮盒子。
小媛颤抖着打开盒子,里面是一盏精致的铜制提灯,旁边放着火柴和一张纸条:
“点亮它,跟着萤火虫走。”
她划亮火柴,点燃提灯。温暖的橘色光芒瞬间驱散了暮色。
突然,远处的树丛里亮起一点微光——是真的萤火虫!接着是第二点、第三点……无数光点在她面前连成一条蜿蜒的光路,通向山林深处。
小媛跟着萤火虫的指引,来到一片开阔的草地。眼前的景象让她屏住了呼吸——
整片草地闪烁着成千上万的萤火虫,像天上的星河倾泻而下。而在星光中央,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刘宏远转过身,白衬衫在夜风中微微鼓动:“你来了。”
3
小媛站在原地,双腿像生了根。她怕这是梦,一动就会醒。
宏远向前走了两步,提灯的光芒照在他脸上。他长高了,轮廓更加分明,但那双眼睛依然清澈如溪水。
“我求了张叔很久,他才答应偷偷带我回来。”宏远轻声说,“只能待一晚。”
小媛的眼泪终于决堤。她冲过去,拳头砸在他胸口:“你为什么不回信!我以为你忘了我!”
宏远任由她捶打,等她打累了,才从口袋里掏出一叠信:“我写了二十八封。母亲扣下了二十六封,只有两封通过张叔送到。”
小媛看着那些信封上熟悉的字迹,哭得更凶了。
宏远轻轻擦去她的眼泪,从背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笔记本:“给你的。”
小媛翻开,发现是全新的《自然观察日记》,里面已经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还夹着各种植物标本。最让她心跳加速的是,每隔几页就会有一张小小的速写——全是她。
她蹲在溪边看书的侧脸,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发亮的眼睛,她生气时皱鼻子的样子……
“省城没有萤火虫,”宏远的声音有些哑,“所以我只能画你。”
4
他们坐在草地上,肩并肩,看萤火虫在四周飞舞。
小媛听宏远讲省城的生活——严厉的家教,陌生的同学,还有那个总是监视他信件的中年女管家。
“她连我的课本都要检查。”宏远苦笑,“所以我只能让张叔把信夹在药材里带给刘志。”
“刘志……”小媛犹豫了一下,“他为什么帮我们?”
宏远沉默片刻:“我答应帮他弄到县重点中学的推荐信。”
小媛心头一震。原来如此。刘志一直想去县里读书,但他成绩不够。
“不过,”宏远突然笑了,“我猜他现在是真心帮忙。上次他写信告诉我,他把你弄丢的那封信用胶水拼好了。”
小媛想起那张被水泡过的信,心里涌起一阵暖流。
夜渐深,萤火虫的光越来越亮。宏远突然说:“我有个计划。”
“什么计划?”
“高考。”他的眼睛在夜色中闪闪发亮,“我会考回县一中,然后……”
“然后什么?”
宏远没有回答,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绒盒。打开后,里面是一对银质耳钉,做成小小的萤火虫形状。
“母亲不许我谈恋爱。”他轻声说,“但没人能禁止我等你。”
小媛的眼泪又涌了出来。她还没有耳洞,但她紧紧攥着那对耳钉,像攥着一个承诺。
5
分别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
宏远必须在天亮前赶回省城,否则他的失踪会被发现。小媛送他到山口,两人在晨雾中久久对视。
“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她问。
宏远轻轻拥抱她:“高考结束那天,我会在县一中门口等你。”
他转身离去时,小媛突然喊道:“我会考上县一中的!一定!”
宏远回头,嘴角扬起温柔的弧度:“我知道。”
小媛站在山路上,看着他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晨雾中。她不知道的是,就在百米外的树丛里,一个黑影正举着相机,无声地按下快门。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