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你个死丫头,刚生下孩子,居然就跑出门来!”马夫人得知庆阳侯府的举动,心中既感动又气恼。她心疼自己的女儿,刚刚经历分娩之苦,身体还如此虚弱,怎能如此不顾及自己的健康?
这个让人操心的孩子!自从要嫁给世子的那一天起,就没有让人省心过。马夫人不禁想起了女儿当初的执拗,非要一眼定终生,仅仅因为看上了世子那张英俊的脸。
那时候,全家上下都对这门亲事持有保留意见,纷纷劝说女儿再考虑考虑。然而,这个倔强的丫头却一意孤行,无论如何都不肯改变主意。
如今,女儿已经嫁人,并且刚刚生下了孩子,可马夫人却感觉自己对这个孩子的操心丝毫没有减少。毕竟,她是家中的嫡长女,一直以来都是被全家人宠爱着长大的,也才养成了她傻白甜的性子,造就了福祸相依的命运。
不过,马夫人也知道,庆阳侯府虽然做事有些出格,但还算靠谱。当初同意嫁妆由娘家把控,也是为了避免小两口一下子将银子挥霍一空。现在看来,这个决定还是明智的。
既然如此,马夫人决定还是将嫁妆慢慢交还给女儿。虽然心中有些担心,但她相信,庆阳侯府会做好把控,不会让女儿受委屈的。
“好孩子,别担心!咱们都没事儿,辛苦你们了!”马夫人轻声安慰着世子,然后让他下了车。
接着,她领着两个儿媳和小女儿登上了马车。一进车厢,马夫人便紧紧地抱住女儿,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身体里一般。
“你忘了吗,朝廷抄家,允许女子带走自己一部分嫁妆。”马夫人压低声音,悄悄地对女儿说道,“所以,你娘的嫁妆还在,你两个嫂子的嫁妆也都还在。虽然所有的大件物品都不得不留下,但金银细软我们都带在身上了。还有,你的嫁妆可是一点儿都没有损失,都好好地放在西城胡同那里。”
“西城胡同?”世子妃闻言,不禁惊讶地叫出声来,“那里不是奶娘的家?”
“嗯,没错。”马夫人微笑着点点头,摸了摸女儿的头,继续说道,“当时放你奶娘出府,就是怕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况。你那位奶娘,早年经历了太多的波折,最后只剩下一个孩子,结果还夭折了。她当时万念俱灰,几乎都不想活了。后来是娘偶然路过,救了她一命,让她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从那以后,她就成了你的奶娘,而你,也成了她的精神寄托。”
说到这里,马夫人不禁叹息一声,脸上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惋惜。她缓缓说道:“后来,奶娘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她自己也觉得可能无法再像以前那样悉心伺候你了。于是,她主动向我提出要回老家去。我心里又怎么能舍得孤苦伶仃的独去?但看她态度坚决,我也只好同意不让她留在家中了。”
马夫人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正巧那时,你一直闹着要嫁给世子。我就寻思着,既然你奶娘要离开,不如给她安排个好去处,也算是对她这么多年来照顾你的一点回报。所以,我就让她去守着你的嫁妆,这样一来,嫁妆有专人看管,也能放心些。”
这其实也是马夫人的一片苦心,她既不想让女儿的嫁妆无人照管,又想给奶娘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可谓是两全其美。而且,这样的安排对于奶娘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保障。毕竟,守着小姐的嫁妆,就相当于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
马夫人继续说道:“事实证明,我这个决定还真是做对了。奶娘自从接手了你的嫁妆后,整个人都变得不一样了。她现在可是干劲十足,把它当成了自己的事业一样去经营。上次她来府里向我汇报嫁妆的收益情况时,我都差点认不出她来了。感觉她现在风风火火,好像年轻了十岁似的!”
世子妃听到这里,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她哽咽着问道:“娘,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这些?”
马夫人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嗔怪道:“你呀,就是被你奶娘宠坏了!我要是早告诉你,你怕是早就把嫁妆给败光了!你自己说说,这两年,你奶娘有没有偷偷给你补贴过?”
世子妃嘴角含笑,轻声说道:“奶娘每次都会给我塞银子,可我见她院子里养着那么多人,花销肯定不小,所以每次都拒了,没好意思收。”
马夫人听了,也不禁微笑起来,心想自家女儿真是个善良又懂事的孩子,懂得体谅他人。她点头应道:“嗯,那些人都是帮你管理嫁妆的,顺便可以帮你照顾奶娘。”
接着,马夫人感慨地说:“奶娘这两年表现确实不错,一直没把实情告诉你。”
说到这里,马夫人心中愈发欣慰,她抚摸着女儿的头发,温柔地说:“好了,如今你自己也有了女儿,慢慢就会懂得如何持家过日子了。以后,嫁妆的事就慢慢接手吧,多让奶娘和侯夫人帮你把关,娘年纪大了,也管不了这些了。”
世子妃乖巧地应道:“娘亲,您放心吧,我会好好的。爹爹刚刚说了,他很快就会回来的。”
然而,马夫人突然想起之前的话,脸色一沉,责备道:“对了,你刚刚居然还跑去看你爹了!你才刚生完孩子,身子还没恢复呢!”
世子妃赶忙解释道:“可是爹娘出事了,我要是真的不出面,你们肯定又会怀疑世子对我不好了!”她的语气坚定,似乎觉得自己的做法并没有错。
“我什么时候说过如此混账的话?”马夫人也不甘示弱的反问道。
就在这时,马家大嫂和二嫂如同心有灵犀一般,同时出手。只见马家大嫂动作迅速而大胆地捂住了世子妃的嘴巴,而马家二嫂则同样毫不示弱地捂住了婆母的嘴巴。
这一举动实在是迫不得已,因为如果不这样做,恐怕她们又会像往常一样吵起来。要知道,人们常说母女之间亲密无间,就如同手帕之交一样,但这对亲母女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每次见面,开头的一刻钟还能亲亲热热的,可过了这一会儿,就会立刻争吵起来。
而今天显然没有那么多时间让她们去争吵,所以直接阻止才是最好的办法。
“大妹,你是来给我们送行的。”马家大嫂的声音温柔而婉转,直接点明事情的主旨。
马家二嫂则显得更为直爽,她直接说道:“娘,咱们能在这里逗留的时间可不多。虽然圣上开恩,免去了咱们的牵连之罪,但是也要求咱们即刻离京,不得有丝毫耽搁呢。”言下之意,你们难道还要把如此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争斗上面吗?
至于马家小妹?她刚刚看到姐姐安然无恙,便早已迫不及待地带着自己的佩剑跳下了马车,似乎对这番亲热交谈完全不感兴趣。
“大嫂、二嫂,我刚刚就想问,我那侄子和侄女呢?”世子妃眉头微皱,满脸狐疑地问道,“还有家里的仆从们呢?怎么一个都没有留下来?”
说到这里,马家大嫂和二嫂不禁同时捂住了心窝,显然是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她们异口同声地说道:“送到我娘家去了!前路未明,实在不敢带着孩子们上路。”
现实相当残酷。
抄家的时候,官府将那些签了活契的仆从都遣散了,而那些有卖身契的仆从则被拉走,准备重新发卖。这就意味着,她们在这漫长的归乡之路上,根本没有人可以帮忙照顾孩子。而且,孩子们都还太小,跟着她们一路走到老家,无疑会遭受许多苦难。
所以,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马家大嫂和二嫂最终决定,干脆将孩子们都送到各自的娘家去。虽然这样做会让她们与孩子分离,但至少能保证孩子们的生活相对安稳一些。
世子妃听完她们的话,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她安慰道:“行,我知道了。之前是没有办法,现在我回来了,你们放心吧,我会把侄子侄女们接到侯府来的。他们都是我马家的孩子,我一定会照顾好他们的。”
马家大嫂和马二嫂听了世子妃的话,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希望。她们对视一眼,惊喜地问道:“侯爷和侯夫人那里能同意吗?”
世子妃再次点头,肯定地说:“肯定会同意的。你们不知道,我刚刚从京郊的小村子被母亲亲自接回来,连家门都还没进,父亲就已经把家里的情况都告诉给我了。这些东西也都是父亲准备的。要是我赶不回来,父亲就要亲自去送爹爹了,而且他还特意让嬷嬷帮你们收拾了行李呢。”
马夫人深深地叹息一声,语重心长地嘱咐道:“闺女,到了侯府一定要好好孝顺侯爷和侯夫人,切不可有丝毫怠慢。”
世子妃乖巧地点点头,应道:“嗯,娘,我知道的。您都不知道,今天城门口送行的人可多了,但真正的主子就只有我和世子两人,其他的都是些仆从而已。”
她稍作停顿,接着直言不讳地说:“而且,好多人都躲得远远的,生怕跟咱们这样的家族扯上关系。但侯府可不一样,世子可说了,现在正是他这个女婿表现的时候。”
马夫人听了,心中感慨万千,不禁抚摸着女儿的头发,柔声说道:“是啊,以前是我们看走眼了。闺女,你在侯府可要好好生活,以后就不要东奔西跑了。”
就在这时,车窗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敲击声。世子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岳母大人,我让人送的马车到了。”
“马车?”世子妃闻言,连忙伸手撩开车帘,好奇地向外张望,“什么马车?”
世子见状,嘴角含笑,解释道:“娘子,难道你想让岳母和嫂嫂还有妹妹走着回老家?我特意让人找了辆马车,好送她们平安回家。”
马夫人听了,惊讶得合不拢嘴,喃喃道:“还能这样?这合乎理法吗?”
“当然!”世子一脸满不在乎地说道,“圣上只是要求岳母归家,可没说一定要岳母走着回去。而且这马车是侯府送的,又不是从马家带出来的。我作为女婿,送一辆马车给岳母,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东西都已经装上车了,岳母,你们就赶紧动身吧!”他心里暗自嘀咕着:“快走,再晚一点,要是真的有人来查可就麻烦了!”
马夫人和马家大嫂、二嫂纷纷上了马车,而早就在一旁准备就绪的马小妹则是扬起马鞭,“啪”的一声脆响,马车便如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去。
“这样真的行吗?”世子妃看着远去的马车,心中依旧有些担忧。
“当然行!”世子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谁会去追一群女眷?再说了,你小妹有多大能耐你还不清楚吗?”
世子妃闻言,不禁笑了起来。自家小妹从小就对红妆不感兴趣,反而痴迷于武艺,甚至连大哥和二哥都不是她的对手。所以,只要小妹在母亲身边,母亲肯定会安然无恙的。
“世子,既然如此,那咱们不妨趁热打铁,去两位嫂子的娘家把我的侄女和侄子也接过来吧!”世子妃灵机一动,突然提议道。
“行,孩子还是放在咱家放心。”世子面爽快答应道,心中却暗自思忖着:这两门亲家也真是够可以的,居然都不过来送送行,肯定是怕麻烦,现在恐怕正巴不得赶紧甩掉这几个烫手山芋呢!
想到这里,世子的脸色愈发阴沉了下来。他调转马头,头也不回地朝着城内的方向疾驰而去。
没过多久,世子一行人便来到了大嫂娘家的大门口。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门口竟然连个迎接的人影都没有。世子不禁眉头一皱,心中的不满愈发强烈起来。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小厮匆匆忙忙地从门内跑了出来,怀里还抱着两个孩子。世子定睛一看,正是他的侄子和侄女。
那小厮将孩子往世子妃怀里一塞,然后便如释重负般地转身跑回了门内,甚至连一句招呼都没跟世子和世子妃打。
同样的遭遇,在二嫂娘家门口也来了一回。
世子妃见状,心中虽然有些不悦,但也不好发作。她只得带着自己的四个侄子和侄女,径直回了庆阳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