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福晋您瞧,那株魏紫开得多好,层层叠叠,真真像个富贵团儿。”高晞月指着不远处一株开得正盛的牡丹,笑着对琅嬅说。

琅嬅顺着她的手指望去,也露出欣赏的笑容:“是啊,这花儿倒是精神。素心,待会儿让人剪几枝好的,给几位妹妹屋里都送些去。”

“谢福晋赏!”高晞月等人连忙道谢。

就在这其乐融融之际,变故陡生!正端起茶盏欲饮的琅嬅,忽然觉得一阵强烈的眩晕袭来,眼前发黑,手中的茶盏“哐当”一声失手跌落,滚烫的茶水溅湿了裙摆。

她身体晃了晃,下意识地想扶住桌子,却感觉全身力气瞬间被抽空,软软地向一旁倒去!

“福晋!”

“姐姐!”

“主子!”

亭中瞬间惊呼四起!高晞月反应最快,一个箭步上前,险险扶住了琅嬅即将倾倒的身子,焦急地喊道:“快!快来人!”她虽身材纤细,此刻却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富察诸瑛吓得脸色煞白,手里的帕子绞得更紧了,几乎要扯破。

乌喇那拉·姝毓也猛地站起身,那万年不变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清晰的担忧之色。

守在亭外的素心、秦嬷嬷等贴身仆妇吓得魂飞魄散,立刻冲了进来。

高晞月当机立断,指挥若定:“素心,快去禀告管事,速请府医!秦嬷嬷,你带两个力气大、稳当的婆子过来!福晋晕过去了,小心些抬!就近抬到‘澄瑞轩’去!那里清净,离得也近!莲心(高晞月的贴身大丫鬟),你带几个人赶紧去把澄瑞轩收拾出来,铺好被褥,备好热水!”她语速极快,却条理分明,显示出极强的应变能力。

众人七手八脚,小心翼翼地将昏迷的琅嬅抬上早已备好的春凳,由几个健壮的婆子稳稳抬着,快步向最近的澄瑞轩走去。

高晞月紧随其后,一边走一边不忘安抚惊魂未定的富察诸瑛和乌喇那拉·姝毓:“两位妹妹别慌,福晋吉人天相,定会无碍的。此处有我照应,妹妹们先回房歇息吧,免得人多反而扰了福晋清净。一有消息,我立刻让人通传。”

诸瑛和姝毓虽然万分担忧,但也知高晞月说得在理,此刻她们留下确实帮不上忙,反而添乱。

两人忧心忡忡地看了一眼被抬走的福晋方向,对着高晞月福了福身:“有劳高姐姐费心。”便在各自丫鬟的搀扶下,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花园。

澄瑞轩内,早已被莲心带人迅速布置妥当。

琅嬅被小心翼翼地安置在铺着软垫的榻上,面色苍白,呼吸微弱。

高晞月守在榻边,用湿毛巾轻轻擦拭着琅嬅额角的虚汗,眉头紧锁,心中也是忐忑不安。

富察福晋是王府的主心骨,王爷又远在西北,她若真有个好歹…这王府的天怕是要塌一半。

素心和秦嬷嬷更是急得团团转,不停地向门口张望。

不多时,王府的府医提着药箱,气喘吁吁地赶到了。

这位府医姓陈,是太医院退下来的老手,医术颇为精湛,在王府多年,深得信任。

“陈太医,快!快给福晋瞧瞧!”高晞月连忙让开位置。

陈太医不敢怠慢,立刻上前,屏息凝神,仔细地为琅嬅诊脉。

他先是搭上右手寸关尺,凝神细察,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诊罢右手,又换左手,如此反复数次。

诊脉的同时,又仔细观察了琅嬅的面色、口唇和指甲颜色,还轻声询问了素心关于福晋近期的饮食、睡眠和月事情况。

时间仿佛凝固了。

澄瑞轩内落针可闻,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盯着陈太医的表情。

高晞月更是攥紧了手中的帕子,连呼吸都放轻了。

终于,陈太医收回了手,脸上紧绷的神情骤然放松,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狂喜!

他猛地站起身,对着高晞月、素心、秦嬷嬷等人,激动得声音都拔高了好几度,带着掩饰不住的颤音,高声呼道:

“大喜!大喜啊!福晋这是…这是喜脉!滑脉如珠,往来流利!福晋有喜了!依脉象看,已有三月有余!恭喜福晋!贺喜福晋!恭喜王爷!贺喜王爷啊!”

“什么?!”

“有喜了?!”

“三个月了?!”

这消息如同平地一声惊雷,瞬间炸懵了在场的所有人!巨大的惊愕之后,是如潮水般涌来的狂喜!

“阿弥陀佛!佛祖保佑!祖宗保佑啊!”秦嬷嬷第一个反应过来,激动得老泪纵横,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朝着虚空连连叩拜。

素心也喜极而泣,捂着嘴,眼泪簌簌落下,嘴里不住地念叨:“太好了…太好了…福晋知道了该多高兴啊…”

高晞月更是愣在当场,她刚才还在担忧福晋的安危,万万没想到竟是这样一个天大的喜讯!

她先是愕然,随即巨大的喜悦也瞬间淹没了她。

她快步走到榻边,看着琅嬅依旧苍白但仿佛笼罩了一层柔和光晕的脸庞,眼中也涌上了激动的泪水,声音带着哽咽:“姐姐…姐姐有喜了!真是天大的喜事!天佑王府!”

她心中那点因王爷远行、福晋独掌后院的微妙心思,在此刻这巨大的喜悦和王府血脉延续的荣光面前,似乎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陈太医辛苦了!莲心,取双份的赏银来!今日在澄瑞轩伺候的,人人有赏!”高晞月朗声吩咐道,声音里充满了喜悦与威严,“快去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告诉诸瑛格格和姝毓格格!让她们也高兴高兴!还有,传我的话,阖府上下,这个月月钱加倍!让大家都沾沾福晋的喜气!”

“嗻!”莲心清脆地应了一声,满脸喜色地快步出去传话、准备赏赐。

澄瑞轩内外,瞬间被巨大的喜悦所笼罩。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王府的每一个角落,下人们奔走相告,脸上都洋溢着由衷的笑容。

王爷远在西北征战,王府却迎来了新生命的喜讯,这无疑是给所有人打了一剂强心针!

富察诸瑛和乌喇那拉·姝毓很快带着精心准备的贺礼赶到了澄瑞轩。

诸瑛的礼物是一对小巧精致的金镶玉长命锁,还有几匹上好的柔软锦缎,显然是给未来小主子做衣服用的。

她眼圈还有些红,显然是喜极而泣过,拉着刚苏醒过来、还有些虚弱的琅嬅的手,絮絮地说着吉祥话,真诚地替姐姐高兴。

姝毓送的则是一套名贵的文房四宝和几本装帧精美的启蒙读物。

她的贺礼显得更内敛和长远,但那份关切也是真诚的。

她向琅嬅福身道贺:“恭喜福晋,此乃王府之大幸,王爷之福泽。愿福晋身体康泰,小阿哥(格格)平安顺遂。” 言语依旧简洁,但那份平日里不见颜色的脸上,此刻也带着真诚的笑意。

琅嬅在众人惊喜的呼唤和道贺声中悠悠转醒。

初时还有些茫然,不知身在何处。待到素心含着泪,激动地将“福晋有喜了,已三月有余”的消息告诉她时,她整个人都怔住了。

那双美丽的凤眸里,先是充满了难以置信的迷茫,随即,巨大的震惊和茫然席卷了她。

葵水不准?是的,她一直如此。

过去也曾有过两三个月不来的情况,加上这几个月王爷出征,她心中挂念,又要打理王府内外,劳心劳力,只当是忧思过度、气血不调所致,并未放在心上。

她甚至私下还悄悄让陈太医开过几副调理气血的方子……万万没想到,竟然是…有了身孕?

她的手,几乎是下意识地、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试探,轻轻抚上自己依旧平坦的小腹。

隔着柔软的衣料,那里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可是…这里,真的在孕育着一个小小的生命吗?一个属于她和王爷的孩子?这个认知,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的不真实感和一种奇异的、汹涌澎湃的暖流。

震惊过后,难以言喻的喜悦、感动、以及对未来的一丝惶恐交织在一起,冲击着她的心房。她的眼眶瞬间湿润了。

“真…真的吗?”她看向陈太医,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寻求着最后的确认。

“千真万确!福晋!”陈太医笑容满面,斩钉截铁地回答,“脉象强健有力,胎气稳固!福晋只管安心静养便是!”

巨大的喜悦终于冲垮了所有的疑虑。

琅嬅的脸上绽放出如雨后初荷般清丽而动人的笑容,带着母性的光辉。

她轻轻摩挲着小腹,低声呢喃:“好…好…”

随即,她想起了什么,转头对侍立在旁、同样激动不已的秦嬷嬷吩咐道:“嬷嬷,快…快去宫里给额娘(熹贵妃)报个信儿!还有…也想办法给王爷那边递个消息…”

想到远在西北的丈夫,她的心中既甜蜜又酸楚,只盼着这个喜讯能早日传到他的耳中,为他带去平安的祝福。

“嗻!老奴这就去!这就去!”秦嬷嬷抹着喜悦的泪水,连声应着,脚下生风地快步走了出去。

高晞月看着琅嬅脸上那温柔得能滴出水来的笑容,看着她无意识抚摸小腹的动作,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她走上前,坐在榻边,轻声细语地叮嘱:“姐姐,您如今可是双身子的人了,万不能再劳心劳力。府里的事,有我和诸瑛妹妹、姝毓妹妹看着,您尽管放心。您啊,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好好将养,想吃什么,用什么,尽管吩咐,千万别委屈了自己和小阿哥(格格)。”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琅嬅的小腹上,那里依旧平坦,却仿佛蕴藏着无限的神奇与希望。“这里…真的有一个小生命了吗?好神奇…”她忍不住轻声感叹,眼中流露出真诚的好奇与祝福。

琅嬅看着高晞月,感激地点点头:“有劳妹妹们费心了。”她确实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但更多的是安心。

有这些姐妹在,有额娘在宫里照拂,她可以安心地等待新生命的到来,等待着她的王爷凯旋。

秦嬷嬷办事极为利落,很快便带着熹贵妃宫里丰厚的赏赐回来了。

除了惯例的绸缎、首饰、人参、燕窝等名贵补品外,熹贵妃还特意将自己身边两位极有经验、精通妇婴调理的嬷嬷——赵嬷嬷和李嬷嬷,派到了王府,专门伺候琅嬅安胎。

这无疑是对琅嬅和这个未出世孩子的最大重视和保障。

“福晋,贵妃娘娘听了喜讯,高兴得不得了!连声说佛祖保佑,祖宗显灵!让您千万保重身体,万事以腹中胎儿为重!娘娘还说,得空了就召您进宫说话呢!”秦嬷嬷喜气洋洋地转述着熹贵妃的话。

琅嬅在素心的搀扶下,对着紫禁城的方向,恭敬地行礼谢恩:“儿媳谢额娘恩典!定当谨记额娘教诲。” 看着满屋子的赏赐和两位沉稳可靠的嬷嬷,琅嬅心中充满了暖意和踏实感。

腹中的小生命,仿佛成了连接王府、宫廷与遥远战场的一条坚韧的纽带,带来了无尽的希望与力量。

窗外的阳光透过精致的窗棂,温柔地洒在琅嬅的身上,也仿佛笼罩着她微微隆起(虽然还看不出来)的小腹。

前线的烽火硝烟似乎暂时远离了这片宁静的庭院,取而代之的,是新生命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憧憬。

大清的江山在西北经受着战火的洗礼,而在这亲王府邸的深深庭院里,一个承载着未来的血脉,正悄然孕育,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