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37次校准失败时,青林的指甲在控制台划出细痕。

培养舱里的生物正用它那层覆着白膜的眼睛盯着他,颈骨以违反物理定律的角度弯成C形,仿佛在仰望天花板上跳动的数据流——就像古老地球诗里写的那样,曲项向天歌。

“它又在模仿那首诗。”助手小陈把新的基因序列注入端口,“第17号‘鹅形载体’的自主意识阈值已经突破安全线,要不要启动格式化?”

青林摇头。培养舱的蓝光里,生物正舒展着覆盖纳米薄膜的“翅膀”,白色的仿生羽毛在营养液里浮动,鲜红的脚掌状推进器划开绿色的生物电解液。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四句公元七世纪的诗句,此刻正被一个由硅基芯片和生物组织构成的造物完美复现。

三年前,“鹅计划”启动时,没人觉得这句诗能成为星际航行的密钥。

当时人类刚发现仙女座星系的宜居行星“绿泽”,但那里的磁场会撕碎任何无线电信号,只有生物电波能穿透屏障。

而古籍记载中,鹅的生物电场稳定性远超其他物种,于是科研团队提取了雁形目动物的基因片段,混合量子计算核心,造出了这些能传递加密信息的“鹅形载体”。

麻烦出在第12次迭代后。

不知是谁在代码库里混入了那首《咏鹅》的声波图谱,所有载体突然开始模仿诗句里的姿态。

更诡异的是,它们传递的星图数据里,开始频繁出现绿色行星的坐标——那是绿泽星的准确位置,而人类原本只掌握模糊的星域范围。

“它在向我们展示什么。”青林放大培养舱的实时监测图。

17号载体的红掌推进器正在电解液里划出规律的波纹,形成的涟漪恰好是一组二进制代码。翻译后的内容让他瞳孔收缩:“水不是水,是时间的褶皱。”

警报声突然响起。主控屏幕上,所有培养舱的载体都开始同步抬头,颈骨弯曲的角度精确到0.1度,白色薄膜下的眼睛反射着相同的绿光。

它们的翅膀同时拍打舱壁,发出的声波在实验室里形成驻波,共振频率恰好是绿泽星的磁场频率。

“它们在集体发信!”小陈脸色惨白,“目标是绿泽星方向!”

青林冲到17号培养舱前。

载体的脖颈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透明化,露出里面闪烁的光导纤维——那不是模仿鹅的生理结构,而是某种天线。

它的红掌划出最后一道波纹,这次的代码清晰无比:“我们是信使,来自被水淹没的过去。”

这时他才明白,那句诗不是模仿,是信号。千年前骆宾王写下的,或许根本不是地球上的鹅。那些白毛、绿水、红掌,是更高文明埋在人类基因里的坐标,而这些被人类创造的载体,不过是触发密码的钥匙。

培养舱的玻璃突然渗出裂纹。17号载体的身体开始分解,白色薄膜化作漫天光点,在实验室里组成绿色行星的全息图。

一只巨大的、由光构成的脚掌从图中伸出,轻轻拨动了空气,整个空间顿时泛起如水波般的涟漪。

青林伸手去碰,指尖穿过涟漪时,触到了冰凉的液体。那液体漫过脚背,带着远古湖泊的气息,而远处的天光里,无数白色的影子正弯着脖颈,发出穿透时空的鸣叫。

“启动紧急预案!”小陈的喊声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但青林已经听不到了,他正跟着那些影子走进涟漪,红掌拨过的地方,时间像水一样分开,露出绿泽星上等待了千年的海岸线。

原来绿水从不是电解液,是跨越光年的航道。红掌划开的也不是清波,是文明与文明之间,那道被诗句悄悄架起的桥梁。

其实在灵界,鹅是可以排上位的

很多时候

在民间

鹅是可以看到很多人类看不到的东西

有很多时候

鹅是通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