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铮——"

青冥剑脱手坠地,冷无尘右腕被三根牛筋索同时缠住。宇文绝的剑尖抵在他喉间,一滴血珠顺着剑脊滑落,在青石板上绽开刺目的红梅。

"逆徒!"戒律堂首座封不平一掌劈来,冷无尘侧头避让,掌风擦过耳廓,将身后青铜灯柱拦腰斩断。油火泼溅在岳天行遗容上,那张青灰色的脸顿时扭曲成诡异表情。

十二名长老组成的剑阵已封死所有退路。冷无尘目光扫过众人佩剑——嵩山派的"千仞剑"、衡山派的"回雁剑"、泰山派的"岱宗剑"...本该镇守各派的掌门佩剑,此刻竟齐聚华山!

"诸位师叔明鉴。"宇文绝抖开染血布条,"这'万里层云'四字,正是师父昨日传授师弟的剑诀。"他忽然掀开岳天行衣襟,露出胸口乌黑的掌印,"更不用说这'孤鸿掠影'的致命伤。"

冷无尘浑身一震。那掌印边缘的确呈现孤鸿剑法特有的雁爪状淤痕,但细看便能发现五指间距略宽——分明是有人刻意模仿。他刚要开口,二师兄赵志敬突然捧出个紫檀木匣。

"今晨在冷师弟枕下搜得此物。"匣盖翻开,里面躺着个赤绳缠绕的草人,心口位置钉着七枚透骨钉。最骇人的是草人面部贴的黄纸,赫然写着岳天行的生辰八字。

戒律堂顿时哗然。恒山派静仪师太拂尘一甩:"五岳剑派同气连枝,今日竟出此等孽徒!"她身后四名女弟子同时拔剑,剑穗上缀着的银铃响成一片。

"且慢。"冷无尘突然挣断牛筋索,碎片如蝴蝶般四散,"师父临终在我掌心划的痕迹..."他展开右手,三道血痕已变成诡异的青紫色,"...是嵩山派'大阴阳手'的起手式!"

宇文绝剑光暴涨:"还敢污蔑别派?"剑锋距冷无尘眉心仅剩三寸时,突然被枚铜钱震偏。白须飘飘的冲虚道长踱入剑堂,手中拂尘缠着根赤绳——与草人身上的如出一辙。

"老道方才在悬空栈道捡到这个。"冲虚抖开赤绳,绳结处沾着些褐色粉末,"雪上一枝蒿混着西域曼陀罗,正是当年血手教左使的独门配方。"

宇文绝袖中突然滑出柄匕首,直取冲虚咽喉。老道拂尘轻扬,匕首竟在空中转了个弯,钉入赵志敬肩头。二师兄惨叫一声,怀中掉出块青铜令牌——正面刻着"燕"字,背面是行西域文字。

"莫天机的令牌怎会在..."静仪师太话音未落,赵志敬突然七窍流血,皮肤下鼓起无数游走的小包。宇文绝剑光连闪,挑破他袖口,露出腕间赤绳纹身——血手教死士的标志!

剑堂大乱。冷无尘趁机掠向师父遗体,却见岳天行右手拇指诡异地屈起——这是他们师徒间约定的暗号,意味着"有人下毒"。他刚要查验,宇文绝已率众攻来:"逆徒还想毁尸灭迹?"

十八柄长剑组成的剑网压下时,冷无尘突然使出那招未练成的"万里层云"。剑气如潮汐般层层推进,竟将众人逼退三步。但见宇文绝嘴角微扬,他顿觉不妙——这招使出时,自己右臂果然浮现出与师父胸口如出一辙的淤痕!

"诸位都看见了?"宇文绝剑指冷无尘右臂,"这就是铁证!"嵩山派副掌门左冷禅突然拍案而起:"按五岳盟约,弑师者当受万剑穿心之刑!"

"且慢行刑。"静仪师太突然按住岳天行丹田,"岳道兄体内有股奇异真气..."她话音未落,掌门遗体突然剧烈抽搐,口中喷出黑血,将三尺外的青砖腐蚀出蜂窝状的孔洞。

冷无尘瞳孔骤缩。这分明是西域金蟾蛊的症状!三年前商队遇袭时,他亲眼见过中毒者七日后爆体而亡的惨状。而师父今晨还...

"是延迟发作的蛊毒。"冲虚道长拂尘卷起滴黑血,"岳道兄实际死于子时前后。"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宇文绝,"那时冷师侄正在何处?"

冷无尘尚未开口,演武场方向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三百名黑衣弟子鱼贯而入,每人剑鞘上都缠着赤绳。为首的岳灵珊捧着卷竹简:"女儿在父亲密室发现这个。"

竹简展开,竟是份二十年前的密约。岳天行清隽的笔迹记载着:"...与燕南飞立约,以青冥剑换《血神经》上半卷..."末尾盖着华山掌门金印和半枚燕形血玺。

"难怪冷师弟会使血手教武功。"宇文绝拾起青冥剑,"原来师父早与魔教勾结。"他突然挥剑斩向冷无尘,"今日我便替天行道!"

剑锋及体的刹那,冷无尘怀中残玉突然发烫。一道青光自玉中迸射,在剑堂穹顶映出幅山水地图——悬空寺某处密室被朱砂重重圈起,旁边标注着"血玲珑"三字。

"天下第一刀的钥匙!"左冷禅失声惊呼。宇文绝剑势立变,改斩为挑,冷无尘衣襟被划开,残玉飞向半空。十二道身影同时跃起抢夺,静仪师太的拂尘却卷着玉坠破窗而出。

冷无尘趁机撞向剑堂铜钟。声浪震碎瓦片的瞬间,他听见冲虚道长的传音入密:"子时三刻,洗剑池底..."

一桶腥臭液体当头浇下。冷无尘顿觉经脉滞涩,内力如泥牛入海——这是专门对付内家高手的"化功散"!宇文绝剑尖挑着他下巴:"念在同门之谊,只废你武功,逐出师门。"

戒律鞭破空声响起时,冷无尘看见岳灵珊躲在柱后,正用师父教的"千仞剑法"手势向他比划三个数字:九、十三、二十八。这是藏经阁密格编号,那里存放着...

"啪!"

第一鞭抽在背上时,他咬碎藏在舌底的"雪上一枝蒿"。剧痛中,听见宇文绝正在宣读判决:"...永世不得以华山弟子自居..."最后映入眼帘的,是冲虚道长袖中滑出的半截火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