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顾老的突然到访让张清明措手不及。他是被李哲的电话叫醒的,电话里李哲的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清明,你赶紧来店里一趟,顾老爷子亲自来了,说一定要见见你。"

张清明迷迷糊糊的,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反问道:“哪个顾老?我认识吗!”

李哲已经急得声音都变了:“昨天一起吃饭的顾炎武,顾老是他爷爷,我跟你说过的那位中医泰斗!你快来吧,就当帮我个忙。”

张清明赶到包子铺时,铺子已经歇业。刘婶卖完包子就回了家,店门口停着好几辆豪车,几个西装革履的保镖笔挺地站在两侧。顾老、顾炎武和李哲三人正坐在店里聊天,顾老手里捏着半个没吃完的肉包子,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探究的光。

李哲见张清明进来,赶忙迎上去,对着顾老介绍道:“这就是张清明,我好朋友,佛跳墙、包子都是他做的。他昨天还做了烤鸭,您没尝到,口味也是绝好。清明,这位就是顾老,咱们国家中医界的泰山北斗。”

"小张师傅,冒昧打扰了。" 顾老放下包子,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泰山北斗的名号愧不敢当,这行当里的门道都藏得深。但我这把老骨头活了八十多年,见过的人里,能有你这般技艺的,也就一两个。"

张清明搓着手,心里直发怵:"顾老先生过奖了,就是看网上视频瞎学着做的,赚点钱糊口而已。"

"瞎做?" 顾老笑了,举起手里的半个包子 —— 他年事已高,这么大的包子很难一口气吃完,却因口味绝佳而舍不得扔,"你这包子里加了茯苓、山药,肉馅里掺了当归和黄芪,用量不多不少,正好中和了肉的油腻,还能温补气血。这可不是瞎做能成的。"

张清明心里咯噔一下。他哪知道什么茯苓山药?这些都是梦中世界烹饪技能自动生成的配料,具体有什么门道,怕是得问系统去。也怪这个梦中世界,为了实现 "加血" 功能,竟在包子里暗合了中药配伍的道理。

顾炎武在一旁接话:"张师傅,我们来不是为了刨根问底,只想知道你这技艺传承自哪里。如果是我爷爷要找的人,我们顾家欠你一个大人情。"

张清明只能硬着头皮再解释:"真的是网上看视频学的,具体哪个视频... 我记不清了,好像是个美食博主教的。"

这话一出,店里瞬间安静。顾老和顾炎武交换了个眼神,显然都不信,但是也能领会张清明不想说的坚决。

顾老叹了口气:"小张师傅,我知道很多手艺传承有规矩。你不愿说,我不勉强。但传你手艺的人既然允许你开店赚钱,说明他不怕被人知道还在世上。" 他顿了顿,语气诚恳,"你不愿说,那我来猜一下?传你手艺的人是不是姓谭?他肯定没告诉你全名,只说姓谭,你放心,我找他绝不是寻仇,反倒有恩要报。"

张清明听得直犯愁 —— 大哥们,我这是挂啊!怎么给你们看?

"真的是网上学的!我现在搜给你们看..." 他掏出手机,假装在搜索栏输入关键词,心里却在打鼓:哪有人在网上教真东西的?

顾炎武看着他的样子,开口道:"张师傅,别人或许不知,但我爷爷在中医这行浸淫七十年,他既然说你用的是真正的中医食补之道,这必然不会错。"

顾老接过话头:"据我所知,当年传承这技艺的人姓谭,曾是皇宫御厨。光绪皇帝长期被下毒,太医不敢治,全靠他的药膳硬撑着,差点就挨过慈禧掌权的年月。可惜后来被人告发,他逃出皇宫,百年来大夏再没出过能以食补救人的高手。"

李哲在一旁打圆场:"顾老,清明可能有难处。您给他点时间。再说,真给光绪皇帝做过菜的人怎么可能还在世?光绪皇帝都死了有一百一十多年了。清明说不定是运气好,看到了那位流传下来的食谱。"

顾老点点头:"这样吧,我也不为难你。我在市里有个中医药研究所,你若愿意,随时来坐坐。咱们先不聊师承,只交流药膳心得,如何?"

张清明连忙点头:"谢谢顾老理解,有空我一定去。"

送走顾老一行人,张清明长长舒了口气。他望着空荡荡的包子铺,突然觉得这门 "手艺" 带来的不仅是财富,还有越来越多的麻烦。

这些烹饪的效果在现实世界实在太扎眼。这才 14 级烹饪,以后等级再高,烹饪出的物品品质自然也会跟着提升。现在佛跳墙能恢复 100 点魔法,将来要是能恢复 1000 点,普通人还能吃吗?

正思忖着,手机响了,是个陌生号码。接通后,电话那头传来沉稳的声音:"请问是张清明师傅吗?我是市中医院的院长,想和您聊聊合作的事..."

张清明握着手机,忽然意识到,临江阁卖出去的几罐佛跳墙,怕是给他引来了不少关注。

"您怎么有我的电话?" 张清明问道。

"张师傅您别生气,我在临江阁吃到您做的佛跳墙,是赖老板被我央求着才给的号码。我是真心想合作。"

"合作可以,但你不能向别人透露我的存在。以后佛跳墙放你们医院卖,对外就说是医院自己研发的。要是再有别人打我电话,咱们就终止合作。" 能躲在市中医院这棵大树后,日子总能安稳些。

能躲在后面数钱,何必在台前呢,说不定就被人觊觎了。

"没问题!您有多少直接送过来,以后只跟我对接,绝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 院长巴不得如此。来中医院调理的不乏非富即贵的老人,这佛跳墙若只用来赚钱就太浪费了,分明是他的晋升之梯。

挂了电话,张清明赶紧给临江阁的赖总打去。赖总知道自己透露号码不妥,连忙保证这是最后一次,再敢泄密,任凭张清明停供佛跳墙也绝无二话。

毕竟,张清明的佛跳墙让临江阁彻底改头换面。如今每晚必有两桌高端大席,虽说利润未必暴涨,但酒楼档次在县里已超然物外 。

县里乃至市里的顶层圈子,接待客人若不去临江阁吃佛跳墙,都算不得足够尊重。

看似张清明赚了不少,实则赖总得到的更多,自然是舍不得放弃这棵摇钱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