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晚读书店的午后,总飘着股咖啡豆的焦香。

江澈正用镊子修补本民国版的《人间词话》,玻璃门被轻轻推开,风铃“叮”地响了一声,带着满身的咖啡香。顾盼站在柜台前,米色围裙上沾着点奶泡,手里端着个白瓷盘,盘里放着两杯拿铁,奶泡上拉着歪歪扭扭的爱心,像刚学拉花的人做的。

“刚拉的,尝尝?”她把其中一杯推到江澈面前,指尖在盘沿划了个圈,“林薇说你最近总熬夜,喝点这个提提神。”

江澈拿起杯子,温热的触感从指尖漫开,奶泡的甜混着咖啡的苦,在舌尖慢慢散开。“手艺进步了。”他想起第一次喝她做的拿铁,拉花歪得像团毛线,她红着脸说“下次一定做好”。

“跟网上学的,”顾盼的嘴角弯起来,眼角的笑纹里盛着光,“秦悦导演昨天来买咖啡,说她的纪录片里要加段我做咖啡的镜头,让我好好练拉花,别给晚读街丢人。”

“她很懂生活。”江澈想起秦悦镜头里的那些细碎瞬间,忽然觉得纪录片就该这样,藏着烟火气。

顾盼走到书架前,指尖划过本1990年版的《飘》:“这本书我找了好久,当年在你外婆这儿借过,看到斯嘉丽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哭得稀里哗啦,被你外婆笑话了好久。”

江澈从书架上取下那本书,翻开扉页,上面有行娟秀的字迹:“顾盼,1992年冬,失恋了,觉得天塌了,你外婆给我煮了碗姜汤,说‘日子还长着呢’。”字迹旁边画着个小小的太阳。

“是你写的?”

“嗯,”顾盼合上书,指尖在封面的烫金字体上蹭了蹭,“后来才明白,天塌不了,日子确实还长着呢。”她忽然从围裙口袋里掏出张便签,上面写着串电话号码,“这是我表哥的,他开了家旧物修复店,你那台唱片机要是坏了,可以找他修,手艺很好。”

“谢谢。”江澈把便签夹进外婆的笔记本,正好夹在写着“顾盼喜欢听邓丽君”的那页。

“跟我客气什么。”顾盼走到柜台前,看着江澈修书的手,“你外婆说你从小就喜欢这些老东西,说你修书的时候,眼睛里有光。”她忽然拿起支竹镊子,学着江澈的样子夹起片碎纸,却没拿稳,“啪”地掉在桌上。

“得轻着点,”江澈握住她的手,引导着她把碎纸放在正确的位置,“就像对待客人,得懂人家的心思。”

顾盼的手微微发抖,指尖的温度透过镊子传过来,像杯温好的拿铁。她很快松开手,转身去收拾空杯子,耳尖却红了:“还是你来吧,我手笨,别弄坏了你的宝贝书。”

下午顾盼的咖啡店很忙,江澈偶尔抬头,能看见她在吧台后忙碌的身影,白衬衫的袖子挽到小臂,动作熟练又温柔,像在调制一杯名为“生活”的饮品。有客人问起晚读书店,她总是笑着说:“去看看吧,那里的书会说话,老板也很温柔。”

傍晚关店时,江澈发现柜台底下放着个小小的保温袋,里面是块刚烤的曲奇,旁边压着张便签:“秦悦说你的纪录片镜头里,得有块像样的曲奇,这是我练了好久的,下次一定烤得不焦。”

他拿起曲奇,咬了一小口,黄油味混着点海盐的咸,和上次的一样好吃。窗外的路灯亮了,顾盼的咖啡店还开着,暖黄的灯光里,她正低头给客人打包咖啡,侧脸的轮廓在光里显得格外温柔。

江澈忽然觉得,顾盼的咖啡和曲奇里,藏着的不只是味道,还有她没说破的默契——就像晚读街的日子,明明很平常,却总在不经意间,让人觉得踏实又温暖。他摸了摸口袋里的U盘,想起秦悦镜头里的顾盼,忽然明白有些喜欢,就像她的拉花,歪歪扭扭的,却比任何精致的图案都动人。

夜里修书时,唱片机里放着邓丽君的《甜蜜蜜》,江澈看着窗外咖啡店的灯,忽然觉得这晚读街的烟火气,就是最好的生活——有书,有咖啡,有群藏着温柔的人,日子像杯没喝完的拿铁,苦里带甜,却让人舍不得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