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二节 赌书泼茶

夜深了,归来堂的烛火仍亮着。

李清照将新得的《唐拓化度寺碑》铺在案上,赵明诚正在对照欧阳询不同时期的"之"字写法。突然一阵穿堂风过,烛焰猛地摇晃,将两人的影子投在满墙书架上,宛如皮影戏中的偶人。

"该罚!"她突然指着碑帖某处,"这‘幽’字右下折笔,分明是褚遂良的笔意,你竟说是欧阳询原拓?"

赵明诚不服,翻出《集古录》考证。争论间碰翻了茶盏,建窑兔毫盏滚落案角,茶汤泼湿了半卷《法书要录》。

"呀!"两人同时去救,额头"咚"地相撞。李清照捂着额角笑出声来,赵明诚趁机将她揽入怀中,下巴轻蹭她发顶:"夫人博闻强记,为夫认罚。"

窗外竹影婆娑,将月光筛成满地碎银。她忽然想起少年时读《世说新语》,最羡"林下风气"的谢道韫。而今在青州这方小天地里,赌书泼茶,竟比汴京的繁华更真切。

第三节 词论初成

腊月里的第一场雪,封住了青州城门。

李清照在火盆边重读柳永《乐章集》,越看越蹙眉。突然掷卷于案:"绮罗香泽之态,简直市井俚曲!"

"易安又要骂尽天下词人了?"赵明诚笑着递来新温的黄酒,"前日批晏几道‘乏铺叙’,昨日说秦观‘少故实’,今日轮到柳三变..."

"词别是一家!"她蘸着酒液在案上划出分界,"晏元献、欧阳永叔之词虽妙,终是诗余;至苏子瞻,又皆句读不葺之诗耳!"

赵明诚突然起身,从箱笼底层取出卷缣帛:"既如此,何不将见解写下来?"展开竟是李后主《虞美人》真迹,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眉批。

雪映轩窗,李清照提笔写下《词论》首句:"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笔锋突然一顿——她听见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踏碎了雪夜的寂静。

第四节 父丧余波

来人是赵家老仆赵福,须眉上结着冰凌。

"三公子!"他扑跪在雪地里,"蔡京...蔡京那奸贼...竟追夺了老爷(赵挺之)的谥号!"

赵明诚手中《钟鼎款识》"啪"地落地。李清照看清老仆递上的邸报——大观元年(1107)正月,蔡京唆使御史弹劾已故的赵挺之"包庇元祐党人",朝廷追贬其官职,连谥号"清宪"也被褫夺。

"还有..."老仆颤抖着取出封信,"夫人胞弟(李迒)托我带话,说朝廷正在查抄与老爷有往来的官员..."

夜半时分,李清照被窸窣声惊醒。循声来到书房,见赵明诚正在焚烧信件。火光映亮他眼角的泪痕,也照亮了信纸末尾的署名——范纯粹、陈师道...全是元祐旧臣。

"德甫..."她轻唤。

赵明诚猛地转身,手中火钳"当啷"落地。余烬中,她看清了最后一张信纸上的内容——是公公临终前用朱笔写的:"金石易朽,气节长存。"

雪停了,远处传来守夜人沙哑的梆子声。李清照突然想起,今日正是冬至。在汴京时,这个节气要喝椒柏酒、戴雪柳的...

第六章 汴河灯影照离别

(政和四年,1114年,青州—莱州)

第一节 复起诏书

政和四年的春分,李清照正在归来堂前修剪那株西府海棠。

剪刀"咔嚓"一声,带露的花枝坠入青瓷盘中。她忽听身后脚步声急,转身见赵明诚手持黄麻诏书立在石阶上,官袍的獬豸补子在晨光中微微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