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脸上露出一丝疲惫但真实的笑容,接过卡洛斯递来的平板。“太好了。非洲稀树草原的草种适应性测试呢?”
“第一批试验区的幼苗已经冒头了,”卡洛斯的声音带着欣喜,“虽然还只是嫩绿的小点,但长势很均匀。我们的‘海上萨瓦纳’,有希望了。”他指着平板屏幕上放大的遥感图像——那是“和平绿洲1号”的甲板俯视图。原本单调的灰蓝色钢铁巨兽表面,正被分割成一块块巨大的、整齐的绿色斑块,那是已经铺设完成并开始植被培育的生态单元。甲板中部,一片规模最大的深绿色区域格外醒目,模拟的正是非洲稀树草原的核心地带。
在这片绿色版图的外围,靠近航母边缘的区域,一些结构正在搭建。它们不再是武器系统,而是造型流畅、覆盖着太阳能板的生态观测塔。塔身巧妙地融合了特殊的光学材料涂层。当塔顶的“环境适配器”启动时,涂层能近乎完美地模拟周围天空或海面的光线与色彩,使高塔本身在肉眼中“消失”,如同融入了空气或海水。这些“消失”的高塔,将成为生态学家们观测平台上乃至周边海洋野生动物的最佳庇护所,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存在对自然的干扰。
“光学迷彩塔的主动伪装系统调试,下午进行最后联调。”林薇在平板上标注着,“卡洛斯,你那边需要重点监测哪些区域?”
“角马和斑马未来的核心活动区,以及靠近水源点的位置,”卡洛斯毫不犹豫地指着甲板中部那片深绿,“它们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尤其是视觉干扰。隐身效果必须万无一失。”
林薇点点头,手指划过屏幕,将指令发送出去。就在这时,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从舷梯传来。她抬头望去,心头微微一震。
一个穿着旧式海军常服、身板依旧挺拔的老人出现在平台入口。阳光落在他花白的鬓角和肩章曾经的位置,映出岁月的痕迹。是她的父亲,林振海。这位曾在“山东舰”服役多年的老舰长,退役后便很少再回到海上。他拒绝了林薇安排的接驳船,独自乘坐公共交通前来,此刻风尘仆仆,眼神复杂地扫视着这片正在经历巨变的甲板。昔日的飞行甲板,曾经是力与美的钢铁舞台,是雄鹰起落、引擎咆哮的战场中心,如今却覆盖着泥土,生长着柔嫩的青草,空气中弥漫着湿润土壤的气息,而非航空燃油的刺鼻味道。
林薇快步迎上去。“爸,您怎么……”她的话没说完,就被林振海抬起的手势止住了。
老人没有看她,目光像探照灯一样,缓慢而用力地扫过甲板的每一个角落。他走过曾经用于紧急拦阻降落的巨大液压装置基座,如今那里覆盖着厚厚的土层,几株低矮的灌木幼苗顽强地探出头。他蹲下身,布满老茧的手指捻起一小撮深褐色的土壤,在指尖搓了搓,又凑近闻了闻。然后,他站起身,走到甲板边缘,低头凝视着下方翻滚的海水。那里,原本用于系留舰载机的坚固锚点,如今固定着粗大的海水淡化进水管,正将深蓝的海水源源不断地吸入舰体深处。
“爸……”林薇走到他身边,声音有些干涩。她理解这种冲击。这里曾是他半生戎马生涯的浓缩,是力量与秩序的象征,如今却在向着一种他可能完全陌生的、充满柔软生机的方向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