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回村
林深的论文发表后,老鸦村成了民俗学研究的热点。不少学者跟着他的足迹去村里调查,连当地文化局都打算把“送煞”仪式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林深总觉得心里发慌——那天阿秀消失时的笑,像一根细针,扎在他的潜意识里,挥之不去。
三个月后,深秋的雨比孟秋的更冷。林深正在实验室整理民俗资料,手机突然震动,是个陌生号码,显示来自黔东南。
“林老师,我是老鸦村的陈小花,您还记得我吗?”电话里的声音带着哭腔,“我们村的小柱子失踪了,还有二丫,都不见了!”
林深的心一沉。陈小花是村长的女儿,去年他在村里时,小花还帮他打听过阿秀的事。“什么时候的事?”
“昨天晚上,孩子们去老槐树下玩,就没回来。村民们找了一整夜,只找到他们的鞋子,沾着泥,还有……”小花顿了顿,声音发抖,“还有阿秀姑娘的红衣服碎片。”
林深的手指攥紧了手机。老槐树下的土堆,阿秀的鬼魂,失踪的孩子……这些线索像一团乱麻,缠得他呼吸急促。“我明天就过去。”
第八章 老槐树下的挖开的土堆
第二天清晨,林深坐最早的大巴赶到老鸦村。村口的老槐树还是那样,枝桠伸得像鬼手,树下的土堆却被挖开了,泥土翻得乱七八糟,旁边还散落着几个破瓷碗——是去年“送煞”时用的贡品碗。
小花哭着迎过来:“林老师,您看,土堆被挖了,孩子们的鞋子就在里面。”她递过来一双小布鞋,鞋尖沾着暗红的泥,像血。
林深蹲在土堆边,用手摸了摸泥土,凉得刺骨,像刚从冰里捞出来的。他翻开泥土,发现下面有个黑木头箱子,锁已经锈了,上面刻着奇怪的符号——是“煞”字的古体,周围绕着蛇纹。
“这是什么?”小花凑过来,突然尖叫一声,“里面有东西!”
林深掀开箱子盖,里面铺着一层糯米,糯米上躺着个布包,打开布包,是个陶俑,女人形状,穿红衣服,脸上画着符,眼睛是用朱砂点的,像在流血。
“这是‘煞俑’。”林深的声音有点哑,他想起在《湘西民俗志》里看到的记载:“古代民间为封印冤魂,会用陶俑做成冤魂的样子,埋在土堆下,用糯米封印,若陶俑被挖出,冤魂会再次作乱。”
小花吓得往后退:“这是阿秀姑娘的陶俑?是谁挖的?”
林深抬头看向村里,村民们站在远处,眼神躲躲闪闪,没人说话。他突然想起村长自首前说的话:“我爹当年埋阿秀的时候,还埋了个陶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