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可第二天数钱的时候,张大胖沉默了。翠花偷偷注水的那几块肉,算下来多赚了二十三块钱。二十三块,够给儿子买两本新课本,够给翠花扯块做新袄的布。

"他爹,"翠花把一碗热粥推到他面前,"我保证,就这一次。"

张大胖没说话,端起粥碗一饮而尽。粥有点烫,烫得他喉咙发紧。

第三章 暗夜里的针管

秋老虎肆虐的九月,猪肉价格像坐了滑梯。张大胖去县屠宰场进货时,老板愁眉苦脸地说:"大胖啊,这猪价都跌到十三块一公斤了,再这么下去,咱们都得喝西北风。"

从县城回来的路上,张大胖骑着三轮车,看着路边的玉米地一片片金黄,心里却沉甸甸的。路过邻镇的集市时,他忍不住停下看热闹。一个肉摊前围了不少人,摊主正唾沫横飞地吹嘘:"咱这肉,水嫩!保证下锅不缩水!"

张大胖挤进人群,看见那摊主切肉的刀上总沾着亮晶晶的水。有个老太太拿起块肉,用手指按了按,摊主赶紧说:"新鲜的就是这样,水分足!"老太太将信将疑地买了块,转身时嘀咕:"咋看着有点晃眼呢?"

回到家,张大胖把这事跟翠花说了。翠花正在纳鞋底,针眼密密麻麻的:"人家那是生意经。咱儿子明年要去县城读初中,择校费就得五千块,不想法子咋行?"

"可那是坑人啊。"张大胖蹲在地上,看着墙角那袋刚买的玉米,"咱不能干这事。"

"谁坑人了?"翠花放下鞋底,眼睛瞪得溜圆,"就是多加点水,又吃不坏肚子。再说,别人都在干,就咱死心眼,最后喝西北风的是咱自己!"

那天晚上,两口子又吵了一架。吵到最后,张大胖摔门出去,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坐了半夜。月光透过枝叶洒下来,地上斑驳陆离,像他此刻的心情。

最终,还是儿子的择校费占了上风。

第一次大规模注水是在一个雨夜。张大胖把自己关在屠宰房,翠花在外面望风。雨点敲打着铁皮屋顶,哗啦啦的声音正好掩盖了水管流水的动静。张大胖闭着眼睛,把胶皮管子插进猪的颈动脉,冰凉的水顺着管子往里流,猪胴体一点点膨胀起来,原本紧实的皮肤变得发亮。

"够了吧?"翠花在门外低声问,声音发颤。

"再加点。"张大胖的声音沙哑,不敢看那猪的眼睛。

那天晚上,两口子一共给三头猪注了水。看着秤上多出的十几斤分量,翠花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可张大胖却觉得那笑容像抹在脸上的猪油,腻得心慌。

第二天出摊,注水的猪肉看起来格外鲜亮。"大胖,你这肉咋看着比往常水灵?"老主顾李大叔拿起块五花肉问。

张大胖的心猛地一跳,强装镇定:"刚杀的,能不新鲜吗?"

"给我来三斤,"李大叔爽快地说,"今儿个孙子满月,包饺子。"

看着李大叔乐呵呵地提着肉走了,张大胖的手心里全是汗。翠花偷偷拽了拽他的衣角:"看你那怂样,没人发现。"

可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半个月后的一天,镇上的中学食堂采购员王师傅气冲冲地找上门来。他把一块冻得硬邦邦的肉摔在案子上:"张大胖,你自己看看!这是昨天从你这儿买的肉,化了之后出了半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