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心底有个微小的声音在提醒距离,但立刻被一种更强烈的冲动覆盖了。

“好,看我追上你!”她的回复带着一股不管不顾的劲头,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间漾开了他嘴角的弧度。

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一个在城西边缘追逐着即将沉没的日轮,一个刚从东边风尘仆仆归来,谁也没有点开地图看看彼此之间还横亘着八九公里遥远的城市肌理。他们只凭着手机屏幕上两个微弱闪烁的光标,和一股近乎盲目的傻气,就在导航地图歪歪扭扭的指引下,一头扎进了暮色四合的巨大棋盘。

汗水很快洇湿了祁安的后背,布料黏在皮肤上,带着长途骑行后的疲惫和此刻新生的兴奋。双腿像灌了越来越沉的铅,每一次蹬踏都更费力。骑了不知多久,疲惫和荒谬感如同坚韧的藤蔓,死死缠绕上来,几乎勒断那点可怜的执着。导航的路线在屏幕上弯折得像个醉汉的足迹,前方是完全陌生、路牌模糊的十字路口,暮色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吞噬着最后的天光。

就在他望着那片越来越深的灰蓝,几乎要松开紧握车把的手向夜色投降时,昏黄的路灯光芒像舞台追光般,毫无预兆地泼洒下来,精准地笼罩了路口一隅。光晕的中心,她跨坐在那辆熟悉的电动车上,正朝着他高高扬起手臂,脸上绽开的笑容,像火柴“嗤啦”一声擦亮,瞬间点燃了沉坠的暮色和他几乎熄灭的希望。

“就知道缘分不会丢下我们!”

她轻巧地跳下车,眼睛亮得惊人,盛满了揉碎的星光和纯粹的喜悦,“看吧,这座城市,早就埋伏好了无数个恰好的十字路口等着抓我们呢!”

那晚,心里像涨潮的海水,汹涌着难以言喻的情绪。一首短诗在祁安的指尖流淌出来。诗里是旅程末路的召唤,是蓦然回首时太阳温暖的笑脸,是无数个平凡路口暗藏的命运玄机。他发给了她。她的回复简单而有力,像一块投入心湖的石子:“真好!昨天的疯狂,值得一首诗。”

“你几乎活成了我理想中的样子,”祁安看着她的眼睛,很认真地说,声音在夜晚的安静里显得格外清晰,“美丽,优秀,自由,强大,心里很富足。”这不是社交辞令的恭维,更像是对一种他内心深切向往的生命形态的确认。她本身的存在,就像一道劈开庸常迷雾的光。

李嘉渚微微一怔,随即,一抹罕见的、带着点不好意思的笑意浮现在她唇边,像初绽的蔷薇:“那我得努努力,让这个‘理想’变得更好一点才行。”语气里没有客套,只有一种沉静的、对自己的期许。曾经盘踞在心底、如同阴翳的自卑,像枯藤一样早已脱落风化。祁安不再觉得她需要一个所谓世俗意义上“更好”的人来匹配。

然而,那份日益清晰、如同春草般滋长的心意,依旧被谨慎地包裹着,像守护一件稀世易碎的琉璃。偶尔,又会忍不住想让她瞥见一丝缝隙里透出的微光------于是有了那些他亲手画的、带着点笨拙却真挚心意的手机壳,有了码表上不断累积的、被汗水反复浸透的骑行里程,有了那首他为李嘉渚写的,倾注了许多夜晚和心思的诗。

动笔前,他很郑重地说,声音里有种近乎仪式感的认真:“想给你认真的写,写好。”她点点头,眼眸清澈:“好啊,慢慢来,慢慢来的是最好的。”“慢慢来的是最好的”------这几个字像一句被施了魔法的咒语,又像一个心照不宣的隐秘约定。它神奇地抚平了所有焦躁的毛边,也悄然锚定了一种只属于他们的独特节奏:允许各自在广阔无垠的世界里自由行走、探索未知,而某种更深处的、灵魂层面的共鸣,如同大地深处稳定的脉搏,始终在背景里持续跳动着,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