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时钟又走过了一个小时,书房的灯还亮着。我终于起身,准备去睡觉。明天还要上班,还要送小雨去幼儿园,还要假装一切都很好。

走过书房的时候,我听见里面传来很轻很轻的声音,像是有人在哭。

我停下脚步,手放在门把手上,想要推门进去。但最终,我还是放下了手。

有些伤痛,或许需要一个人独自承受。有些距离,或许需要时间来缩短。

但是,我还能等多久呢?

第二章:照片

小雨的班级今天要举行家长开放日,老师要求每个孩子都带一张全家福来介绍自己的家庭。

我翻遍了家里的相册,想找一张近期的全家福,却发现我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一起拍过照片了。

最新的一张全家福还是两年前小雨四岁生日时拍的,照片里的林晨笑容勉强,眼神飘忽,仿佛急着要离开。那时候我就应该意识到什么,但我选择了忽视那些不和谐的细节。

"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再拍照啊?"小雨趴在相册上,用小手指着那张旧照片。

"等爸爸不忙的时候吧。"我摸摸她的头,心里却知道这个"等"可能会很长很长。

"可是小明说,他们家每个月都会拍照,他手机里有好多好多照片。"小雨的声音里有些羡慕,"爸爸为什么总是那么忙呢?"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我不能告诉她,爸爸不是忙,而是在逃避;我不能告诉她,爸爸的心里有一道我们都无法触及的伤口;我更不能告诉她,妈妈也不知道这个家还能维持多久。

"爸爸的工作很重要,他要救很多人。"我只能这样解释。

"那我生病的时候,爸爸能不能也救救我?"小雨天真地问。

这个问题让我一时语塞。上次小雨发高烧,我抱着她在医院急诊科待了一夜,林晨却因为有手术无法赶来。当我在电话里哭着说孩子烧到39度的时候,他只是冷静地告诉我该给她吃什么药,该做什么检查,就像在给一个陌生的病人家属提供医疗建议。

"爸爸总是在救别人,"小雨继续说,"但是他从来不救我和妈妈。"

这句话像一把刀,直直地插进我的心脏。

六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如此清晰地表达内心的失落,这让我意识到,我的隐忍和等待可能正在伤害她。我以为我保护了她,让她生活在一个看似完整的家庭里,但实际上,她比我想象的更敏感,更渴望真正的关爱。

"小雨,"我蹲下来,看着她的眼睛,"爸爸是爱我们的,只是他表达爱的方式和别人不一样。"

"可是我更喜欢小明爸爸那种爱的方式。小明爸爸会和小明一起踢球,会给小明讲故事,会在小明害怕的时候抱抱小明。"

我无法反驳,因为这些都是林晨不曾做过的事情。或者说,他曾经做过,但已经停止很久了。

最后,我们只能带着那张两年前的照片去学校。在家长开放日上,我看着别的家庭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听着别的孩子骄傲地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心里的失落感越来越重。

"小雨的爸爸今天没来吗?"坐在旁边的一位妈妈关切地问。

"他有手术,走不开。"我又一次用这个理由为林晨的缺席辩护。

"医生确实辛苦,"那位妈妈表示理解,"不过孩子还是需要爸爸的陪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