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十一月二十号。
我坐在那张熟悉的书桌前,手里拿着刚从邮箱取回的信封。
淡黄色的信纸,清秀的字迹,还有那个我永远忘不了的名字——苏瑾年。
她已经走了整整五年。
可每年的这一天,她的信总会准时到达。
第一章:第五封信
我的手在颤抖。
不是因为寒冷,虽然今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十一月的风已经带着刺骨的寒意,吹得窗外的梧桐叶片片飘落。
是因为这封信。
第五封信。
五年来,每年十一月二十号,我都会收到苏瑾年的信。明明她已经离开我整整五年,明明我亲眼看着她被推进手术室再也没有出来,明明我在她的墓碑前哭到声嘶力竭。
可她的信,从未间断。
我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就像五年前每次拆她给我写的情书一样。信纸还是那种淡黄色的便签纸,她说这种颜色像阳光,看着就会觉得温暖。
"晚风:
如果你看到这封信,说明今年的十一月二十号又到了。不知道今年的你,过得怎么样?
我想你应该已经习惯了吧,习惯没有我的日子。其实我一直想问你,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吗?
是在图书馆。你坐在靠窗的位置看书,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你的侧脸上,我当时就想,这个男孩一定很温柔。
后来我才知道,你不只是温柔,你还很爱笑,很会哄人开心,会在我生病的时候给我买药,会在下雨天给我送伞。
晚风,如果可以重来,我希望能更早一点遇见你。这样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了。
爱你的瑾年 写于某个想你的夜晚"
我把信纸贴在胸口,闭上眼睛。
五年了,这些信是怎么寄到我手里的?谁在帮她寄这些信?我查过邮戳,都是本市寄出的,可我问遍了她所有的朋友,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是我的室友陈墨。
"晚风,今天又收到了?"他的声音里带着小心翼翼。
"嗯。"
"你要不要过来坐坐?小雯下厨了,做了你爱吃的糖醋里脊。"
我看了看桌上的信,摇摇头:"不了,我想一个人待会儿。"
挂了电话,房间里重新归于安静。
我走到窗边,外面的街道上行人匆匆。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去的地方,有自己要见的人。而我,却在等一个再也不会出现的人。
苏瑾年,你到底在哪里?
第二章:初见的图书馆
我决定去一趟图书馆。
不是为了看书,而是想去看看她信里提到的那个地方。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
市图书馆还是老样子,高高的台阶,厚重的木门,还有门口那两棵已经种了二十多年的银杏树。现在正是银杏叶最黄的时候,满树金辉,美得像一幅画。
我走到三楼,文学类图书区。找到那个靠窗的位置,那里确实有一张桌子,还是当年的样子。
我坐下来,试图回忆五年前的那个午后。
那时候我刚上大二,正在准备期末考试。我选了这个位置是因为光线好,不用开台灯就能看书。
确实是她先看到我的。
我记得当时我在看汪曾祺的《受戒》,看到精彩的地方会忍不住笑出声。然后就听到旁边有人轻声说:"这本书很好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