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抬头,就看到了苏瑾年。

她扎着马尾辫,穿着白色的针织衫,怀里抱着一摞书。阳光从窗户洒进来,在她脸上投下温柔的光影。她的眼睛很亮,像星星一样。

"嗯,很好看。你也喜欢汪曾祺吗?"我问她。

"我喜欢他写的《昆明的雨》,还有《故乡的野菜》。"她说着,脸上浮起淡淡的笑容。

我们就这样聊了起来。从汪曾祺聊到沈从文,从《边城》聊到《湘行散记》。她很喜欢读书,而且读得很杂,古典文学、现代小说、诗歌散文,她都读。

"你是中文系的吗?"我问她。

"不是,我学的是幼师。"她摇摇头,"但我很喜欢文学,觉得读书能让人的心变得柔软。"

那天我们在图书馆坐到闭馆,然后一起走出来。外面已经是黄昏了,夕阳把整个校园都染成了橙红色。

"你饿不饿?我知道一家粥店很好喝。"我鼓起勇气问她。

她点点头:"好啊。"

现在想起来,那可能是我这辈子最勇敢的一次主动。

我伸手摸了摸桌面,这张桌子见证了我们的初遇,见证了一段美好的开始。

可惜,美好的故事总是有结局的。

第三章:那家粥店还在

从图书馆出来,我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拐进了学校后面的那条小巷。

那家粥店还在。

招牌有些褪色了,但"老刘家粥铺"几个字还是清晰可见。我推门进去,里面的装修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当年的样子。

"欢迎光临!"老板娘笑着招呼我,"吃点什么?"

"一碗白粥,一盘咸菜。"我说。

这是我和苏瑾年当年常点的。她说她从小胃不好,不能吃太油腻的东西,所以她最爱喝粥。

我坐在靠窗的位置,这里也是我们常坐的地方。从这里可以看到外面的梧桐树,春天的时候会开紫色的花,夏天的时候叶子绿得发亮。

老板娘端上粥和咸菜,看了我一眼:"小伙子,你是不是经常来?感觉有点面熟。"

"以前来过,好几年没来了。"我说。

"哦,那是老顾客了。"她笑了笑,"说起来,你让我想起一个小姑娘,她也经常来,也爱喝白粥配咸菜。可惜好久没见到她了。"

我的心跳得快了一些:"什么样的小姑娘?"

"很漂亮,很瘦,总是扎着马尾辫。对了,她有个习惯,喝粥的时候喜欢一小口一小口地喝,说这样能暖胃。"

我点点头,苏瑾年确实有这个习惯。

"那个小姑娘人很好,每次来都会问我累不累,有时候还会帮我收拾桌子。"老板娘继续说,"就是后来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就不来了。我还挺想她的。"

我低头喝粥,没有说话。

老板娘可能是看出了什么,也没有再说下去,而是回到柜台后面忙自己的事情。

我慢慢喝着粥,眼前仿佛又浮现出苏瑾年的身影。她坐在我对面,小心翼翼地喝着粥,偶尔抬头对我笑一下。那时候她的脸色还很好,虽然瘦,但精神很不错。

不像后来,她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脸色苍白得像纸一样。

我记得最后一次带她来这家粥店的时候,她已经喝不下太多东西了。她只喝了几口粥,就说饱了。

"晚风,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还会来这里吗?"她突然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