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北平的初冬总是来得突然,仿佛昨日还是秋高气爽,今日便已寒风刺骨。1935年的这个下午,沈清如裹紧了身上的棉布旗袍,站在戏园子门口犹豫不决。

"这位小姐,要听戏吗?"门口的老头儿搓着手,嘴里呼出白气,"今儿个庆喜班唱《牡丹亭》,程砚秋的杜丽娘,那可是绝活儿!"

清如咬了咬下唇。她本不该来这种地方,父亲若是知道她一个女学生独自来戏园子,定会大发雷霆。但学堂里的小姐妹都说程砚秋的戏如何如何好,她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

"多少钱?"她终于开口,声音比想象中还要轻。

老头儿咧嘴一笑,露出几颗黄牙:"好座儿两角,站票五分。"

清如从绣花钱包里摸出两角银毫,换来一张薄薄的戏票。踏进戏园子的那一刻,扑面而来的是混杂着脂粉、茶叶和汗水的复杂气味,还有嗡嗡的人声。她找到自己的位置——第三排靠走道,不算最好,但也能看清台上的动静。

锣鼓声骤然响起,戏园子里的嘈杂声渐渐平息。清如屏住呼吸,看着猩红的幕布缓缓拉开。

当程砚秋扮演的杜丽娘出现在台上时,清如几乎忘记了呼吸。那身段、那眼神、那唱腔,无一不让她心驰神往。程砚秋的杜丽娘不是简单的男扮女装,而是真正将闺阁女子的婉约与哀愁表现得淋漓尽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那哀怨的唱腔让清如的眼眶不知不觉湿润了。

戏散场时,清如仍坐在座位上,久久不能回神。观众们陆续离场,她却鬼使神差地朝后台方向走去。她知道自己不该这样做,一个良家女子独自去后台见戏子,传出去名声就毁了。但某种强烈的冲动驱使着她,她想亲眼看看卸下戏装的程砚秋是什么模样。

后台比想象中还要拥挤杂乱。几个穿着短打的男子正在收拾道具,角落里堆满了戏服和头面。清如站在门口,突然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位小姐,找人吗?"一个脸上还带着妆的小生发现了她。

"我...我想见见程班主。"清如的声音几乎微不可闻。

小生上下打量了她一番,似乎对她的装束感到好奇——蓝布旗袍,齐耳短发,一看就是女学生的打扮。"班主在里头卸妆呢,您稍等。"

不一会儿,一个身材修长的男子走了出来。他已卸去了脸上的油彩,露出一张清俊的面容,眉目如画,只是眼角有些细纹,显出几分沧桑。他穿着普通的灰色长衫,与台上光彩照人的杜丽娘判若两人。

"这位小姐是...?"程砚秋的声音比台上低沉许多,带着些许沙哑。

清如突然感到一阵窘迫,脸颊发烫:"我...我是女子师范的学生,刚才看了您的戏,实在...实在太好了..."

程砚秋微微一笑,那笑容温和而不带戏台上的妩媚:"小姐过奖了。不知如何称呼?"

"沈清如。"她说完才意识到自己不该随便告诉陌生人闺名,但话已出口,无法收回。

"沈小姐喜欢听戏?"程砚秋示意她在一旁的木箱上坐下。

清如点点头,又摇摇头:"其实...这是我第一次听全本戏。以前只听父亲说过《牡丹亭》的故事。"

"哦?令尊也懂戏?"

"家父是北大中文系的教授,研究古典文学。"清如说完,看到程砚秋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