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不回去!
公元1140年,南宋绍兴十年,七月。河南腹地,朱仙镇。
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血腥混合的独特气味,那是胜利的味道,却也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岳家军大营,旌旗猎猎,甲胄生寒。刚刚经历颍昌大捷的将士们,士气如虹,目光灼灼地望向北方——汴京开封那巍峨却残破的轮廓已在地平线上若隐若离。四十五里,仅仅是骑兵一次奔袭的距离。光复旧都,迎回二圣,雪靖康之耻,这份沉甸甸的功业与荣耀,似乎唾手可得。
中军大帐内,气氛却截然不同。案几上,赫然堆叠着十二面朱漆金字的令牌,在昏黄的油灯下反射着冰冷、刺目的光芒,如同十二柄悬顶的利剑。这是朝廷的“金字牌急脚递”,一日连下十二道,内容只有一个:班师!即刻!回朝!
帐中诸将,张宪、岳云、王贵、牛皋、徐庆……这些跟随岳飞浴血奋战多年的猛将悍卒,此刻无不面色铁青,双拳紧握,牙关咬得咯咯作响。愤怒、不甘、屈辱,几乎要冲破帐篷。十年之功,多少袍泽血染疆场,眼看就要犁庭扫穴,直捣黄龙,却在这最后关头被一纸纸催命符生生拽回?朝廷在想什么?官家在怕什么?
“元帅!”牛皋须发戟张,声如洪钟,第一个按捺不住,“这算哪门子道理?金狗已被我们打得丧胆,开封指日可下!此刻班师,岂不前功尽弃,让天下人耻笑?让死去的弟兄们死不瞑目啊!”他猛地一拍大腿,震得案几上的令牌都跳了一下。
岳云年轻气盛,眼含热泪:“父帅!将士用命,百姓箪食壶浆,皆盼王师北定!我们若退,收复的州县转眼复陷,百姓必遭金人屠戮!这班师令,是催命的符,是亡国的诏啊!”他看向父亲,眼中充满不解与恳求。
张宪沉稳些,但紧锁的眉头下是深深的忧虑:“元帅,朝廷连下十二道金牌,措辞一封比一封严厉,最后这道已明言‘即日班师,赴阙奏事’,恐有…不测之祸。然若真退,不仅北伐功亏一篑,军心民心,亦将彻底离散。末将…实不知如何是好。”他的目光扫过那十二道金牌,仿佛在看毒蛇。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帐中主位那个高大的身影上。他身披玄甲,肩宽背阔,正是名震天下的岳元帅——岳飞。然而此刻,这位令金人闻风丧胆的“岳爷爷”,却显得有些异样。
他背对着众人,面朝帐壁上悬挂的巨幅河洛地图,久久不语。宽阔的肩膀微微起伏,似乎在压抑着某种极其强烈的情绪。烛光在他坚毅的侧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那紧抿的嘴唇,绷紧的下颌线,无不显示着他内心正经历着惊涛骇浪。
帐内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粗重的呼吸声和火苗噼啪的轻响。压抑的气氛几乎令人窒息。将军们的心沉到了谷底,他们太了解自己的元帅了。精忠报国,君命难违,这八个字早已融入他的骨血。面对如此严令,即便心如刀绞,万般不甘,他最终的选择,恐怕也只有一个——退兵。
时间仿佛凝固。终于,那个如山岳般的身影缓缓转过身。
就在众人以为会看到一张悲愤欲绝、泪流满面的脸时,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双……极其陌生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