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眼神,深邃如渊,锐利似电,里面翻涌着的不再仅仅是悲愤,更有一种穿越时空的迷茫、震惊,以及一种近乎冷酷的审视与计算。那绝不是他们所熟悉的,那位忠勇赤诚、情感浓烈的岳元帅的眼神!
“郭鹤宇?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岳飞?十二道金牌?朱仙镇?!”一连串混乱的念头如同惊雷,在“岳飞”的脑海中炸响。前一秒,他还在燕园明亮的图书馆里翻阅《宋史·岳飞传》,为这位千古悲情的民族英雄扼腕叹息,思考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辩证关系;下一秒,意识仿佛被一只无形巨手攫取、撕裂,再重组时,已置身于这弥漫着汗味、铁锈味和浓重杀伐气息的古军营帐!身体的沉重感、甲胄的冰冷触感、心脏在胸腔里沉重有力的搏动,都无比真实地提醒着他:这不是梦!他,郭鹤宇,一个醉心于冷兵器时代战争史和古代社会结构研究的现代学者,灵魂竟穿越千年,附体在了他最敬仰也最痛惜的悲剧英雄——岳飞身上!
巨大的信息洪流冲击着他的意识:岳飞的记忆、情感、武艺、治军经验如同潮水般涌入,与郭鹤宇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庞大知识库、历史洞见以及……对那段历史结局的刻骨铭心,激烈地碰撞、交融。尤其是那深入骨髓的“十年之力,废于一旦”的绝望悲鸣,几乎要将他的灵魂撕裂。但同时,一个更加强烈的念头如同火山般喷涌而出:“不!历史绝不能重演!绝不能现在退兵!”
就在帐内诸将被他这陌生而锐利的眼神看得心惊,以为元帅悲痛过度以致失神时,“岳飞”——郭鹤宇开口了。他的声音依旧洪亮,带着岳飞特有的铿锵,但语调却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冷静,甚至……一丝难以言喻的嘲弄与决绝。
“十年之力,废于一旦?”他重复着史书上记载的岳飞名言,嘴角却勾起一个冰冷的弧度,“谁说……要废于一旦了?”
众将愕然!这完全不是他们预想中的反应!
郭鹤宇(岳飞)的目光如电,扫过案上那十二道刺目的金牌,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大逆不道”的念头瞬间成型。他大步走到案前,猛地抓起那十二面金牌,不是恭敬地捧起,而是像抓着一把无用的棋子。
“张宪!”他沉声喝道。
“末将在!”张宪一个激灵,立刻抱拳应道。
“取纸笔来!要最好的绢帛,最快的笔墨!”郭鹤宇(岳飞)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是!”张宪虽不明所以,但军令如山,立刻转身去办。
“父帅?”岳云惊疑不定。
郭鹤宇(岳飞)没有理会,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融合了岳飞对南宋朝廷运作的深刻了解和郭鹤宇来自现代的历史解构思维。金牌急脚递,是最高等级的加急命令传递系统,代表皇帝不容置疑的意志。正面硬抗,形同造反,必死无疑。但是……规则是可以利用的嘛!
他拿起第一道金牌,上面是措辞相对缓和的催促班师令。他提笔,饱蘸浓墨,就在那金牌诏书的背面空白处,笔走龙蛇,写下第一行字:
>臣飞顿首:金牌一至,圣意已明。然将士血勇,正待破虏;中原父老,翘首以盼。金酋兀术,困兽犹斗,汴梁坚城,强攻恐折锐气。臣意,暂屯朱仙,固守胜势,待其自溃,再行进取,方为万全。伏乞圣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