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奇怪的是,第二天早上,小宝醒来后烧居然退了,虽然还有点蔫,但眼睛亮了许多,看到林娟时,还伸出小手要抱抱,奶声奶气地喊了声“妈妈”。林娟激动得眼圈都红了,赶紧给小宝喂了药,中午又煮了点小米粥,小宝居然吃了小半碗。
到了晚上,林娟又按张奶奶说的,用小米碗在小宝头顶转了转,这次解开红布,碗里的小米几乎没怎么少。她又在枕头底下放了剪刀,给小宝系着红绳,夜里小宝虽然还有点哼唧,却没再大哭大闹,也没发烧,安安稳稳睡了一整夜。
第二天一早,小宝醒来看见林娟,咧嘴笑了,伸手要下床玩。林娟摸了摸他的额头,已经完全不烧了,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她抱着小宝在屋里转了一圈,小家伙咯咯地笑出声,清脆的笑声回荡在屋里,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
后来林娟才知道,很多孩子受了惊吓后,都会出现哭闹发烧、睡不安稳的情况,医院检查不出问题,用些民间的安神法子,反而能让孩子安稳下来。或许是那些温柔的念叨和熟悉的仪式给了孩子安全感,或许是妈妈的怀抱和轻声呼唤让他不再害怕,总之,小宝那晚之后再也没夜里哭闹发烧,没过几天就完全好了,又变回了那个活泼爱笑的小家伙。
林娟把小宝的红绳系了一个月才解开,枕头底下的剪刀也放了好久。她不知道是药物起了作用,还是那些老法子真的管用,但她知道,当所有的科学方法都试过之后,那些带着温情的民间智慧,就像黑夜里的一盏小灯,给了焦急的父母一份慰藉,也给了孩子一份安稳。
2 眼中小白点
小宝好利索没过半个月,林娟给孩子喂饭时,忽然发现他右眼黑眼珠边上,沾着个针尖大的小白点。起初她以为是饭粒或灰尘,用干净的棉签想轻轻擦掉,可棉签刚碰到眼皮,小宝就猛地眨眼躲开,那白点却稳稳地沾在眼珠上,怎么都弄不掉。
“奇怪,这是什么?”林娟心里咯噔一下,仔细扒开小宝的眼皮看,那白点像一粒细盐,嵌在眼白和黑眼珠交界的地方,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她赶紧带小宝去医院,眼科医生用仪器照了半天,说眼睛没发炎没异物,那白点查不出原因,开了瓶消炎眼药水让回家滴,说观察几天再说。
可眼药水滴了三天,白点不仅没消,反而好像大了一点点。更怪的是,小宝开始时不时揉眼睛,说“眼里有小虫子爬”,白天玩着玩着会突然愣神,晚上睡觉偶尔会惊醒,指着墙角说“有影子”。林娟越看越心慌,想起小区老人说过的话:“孩子眼仁里长白点,怕是撞了不干净的东西,中邪了。”
这天傍晚,张奶奶又来串门,一听这事,立刻说:“这得用‘引水退煞’的法子!我年轻时见过,可灵了。”她让林娟找一个新的铜盆,必须是没装过脏水的,又让去井里打一盆刚提上来的井水——要是没井水,就用自来水晾一夜,不能沾半点油污。
等天黑透了,张奶奶让林娟把铜盆放在堂屋正中,倒满晾好的井水,又点燃三根艾草,在盆沿转了三圈,烟气袅袅中,她让林娟抱着小宝站在盆前,自己则蹲在盆边,眼睛盯着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