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你们家对我太好了..."出院那天,张伟东红着眼圈说。

高考放榜那天,整个县城都沸腾了。张伟东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周明也考上了苏州大学。周家父母高兴地办了一场庆祝宴,邀请了两家的亲戚和老师。

"叔叔阿姨,周明,"临行前的晚上,张伟东站在周家客厅,郑重地向他们鞠了一躬,"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我。将来我一定会报答你们的恩情。"

周父拍拍他的肩膀:"傻孩子,我们不需要你报答。只要你过得好,我们就高兴。"

大学四年,两人保持着频繁的书信往来。张伟东在信里讲述北大的学术氛围、北京城的繁华;周明则分享苏州的园林美景和大学生活。每次放假回家,张伟东都会先到周家住几天,给周父周母带些北京特产。

毕业后,张伟东留在北京,进入一家知名科技公司;周明则回到家乡,在检察院找到一份稳定工作。起初,他们仍然经常联系,但随着时间推移,张伟东的回复越来越简短,有时甚至几周不回消息。

2005年春天,周明因工作失误被单位处分。郁闷之下,他给张伟东打了电话,想寻求一些建议。

"喂,老张,我最近遇到点麻烦..."

"周明啊,我现在在开会,晚点回你。"电话那头,张伟东的声音礼貌而疏远。

那个"晚点"变成了永远。周明等了三天,没有回电;发了短信,没有回复。他苦笑着删掉了对话框,没再打扰。

后来,周明从同学那里听说,张伟东已经升为公司高管,年薪百万。再后来,消息传来:张伟东辞职创业,公司估值数亿。同学群里开始流传他的新名字——张二鸣。

"听说他专门请了风水大师改名,说'伟东'太土,不利于事业发展。"李芳在同学聚会上八卦道。

那次聚会是张二鸣赞助的,每人收到一部最新款手机作为礼物。但他本人没有出席,只发来一段视频致辞。屏幕上的他西装革履,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普通话标准得听不出任何方言痕迹。

"各位老同学,很遗憾不能亲自到场..."视频里的笑容完美得像是计算过的。

周明默默喝光了杯中的酒。

2023年5月,周明的母亲被诊断出胰腺癌晚期。当地医院建议转往北京治疗。办理转院手续时,周明翻出了多年未联系的张二鸣的电话。

"喂?"电话接通,一个陌生的男声响起。

"是...张伟东吗?我是周明。"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哦,周明啊。"声音里听不出惊喜,"有事吗?"

周明简单说明了母亲的情况和来京治疗的打算。

"这样啊..."张二鸣的语气缓和了些,"你们什么时候到?我看看有没有时间见一面。"

三天后,周明安顿好母亲,按照张二鸣发来的定位,来到了位于北京CBD的一栋玻璃幕墙大厦前。雨丝飘落,他站在地铁出口处张望。

一辆黑色奔驰缓缓停在不远处。车门打开,一个身着定制西装、皮鞋锃亮的男人撑伞走来。那是张二鸣,但周明几乎认不出他了——金丝眼镜后的眼神锐利而冷漠,举手投足间尽是成功人士的疏离感。

"周明。"他微微点头,没有握手,更没有拥抱,"跟我来。"

鸣远科技的办公区宽敞明亮,员工们西装革履,步履匆匆。张二鸣带着周明穿过开放式办公区,不时有员工恭敬地问候"张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