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点开了学校官网上的“爱心社”年度宣传片。

视频里,一群穿着洁白校服的孩子在福利院给老人们分发礼物,镜头中央的李思特,正微笑着将一块蛋糕递给一位坐轮椅的老人,画面温暖得像一幅精修过的油画。我的女儿悠悠也在,站在画面的最边缘,低着头,双手背在身后,像一个可有可无的背景板。

我没有快进,而是用剪辑软件,将视频的播放速度降到了0.25倍。

当镜头为了突出高级感而缓慢扫过光洁如镜的地面时,我按下了暂停。在那块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砖反光里,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悠悠并没有背着手,她的双手正死死地抠着自己的校服裙摆,细瘦的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根根泛白。而李思特,那个画面里天使般的女孩,在递出蛋糕、摄像头完美捕捉到她微笑的那一刻,她的倒影,嘴角是一个清晰的、冰冷的、朝下的弧度。

一个向上,一个向下。一个在表演,一个在承受。

这冰冷的地板,比所有人的眼睛都诚实。

我猛地合上笔记本电脑,力道之大让机身发出痛苦的哀鸣。我没有去倒水,而是走到窗边,死死拉开窗帘,仿佛要让正午的阳光把那个冰冷的倒影从我的视网膜上彻底烧掉。客厅的中央空调明明开着恒温24度,我却感到一股凉意从脊椎缝里钻出来,四肢百骸的血液像是被冻住了,流速缓慢。

我起身走向悠悠的房间。门没有关严,她正坐在书桌前,台灯的光圈拢着她小小的身影。她背对着我,肩膀挺得笔直,正在一笔一画地写着什么。我走近了,才看清是那本天蓝色的《感恩日记》。

“悠悠,”我开口,声音比预想的要干涩,“今天去福利院,开心吗?”

她的肩膀微不可见地一颤。她没有回头,只是用一种近乎刻板的、毫无波澜的语调回答:“开心。Lily组织得很好,老师表扬我们了。”

我的目光落在她的日记本上,最新的一行字写着:“感恩Lily,她让我在集体中感受到了温暖。”字迹工整得像印刷体,可握着笔的手,却绷得紧紧的,仿佛那不是一支笔,而是一块冰。

“是吗?”我伸出手,想碰碰她的头,她却像受惊的猫一样缩了一下。我的手停在半空中,指尖只触到冰冷的空气。

晚上,丈夫应酬回来,带着一身酒气和烟火味。我把悠悠的情况跟他说了,包括那个诡异的倒影。

他扯下领带,扔在沙发上,动作里带着一丝不耐烦。“晚晚,就为了一张截图?”他走进厨房,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冰水,大口灌下去,喉结滚动着。“你最近是不是太累了?你管着几千万的项目,天天分析人性,别把工作那套带回家。一个反光而已,能说明什么?”

“那不是普通的反光,”我试图让他理解,“那是悠悠真实的反应,她在痛苦。”

“痛苦?我看她好得很,上次家长会,徐老师还夸她进步大,越来越合群。”他打断我,语气不容置喙,“那可是全上海最好的私立学校,孩子有点压力、有点小团体,太正常了。你别总把事情想得那么复杂,像审你们基金会的项目一样审视自己的女儿。”

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我尝到了舌根泛起的苦味,像是刚喝完一杯浓缩的中药。窗户明明紧闭着,我却好像听到有风在墙壁的缝隙里呜咽。在他眼里,我的担忧,不过是又一次的职业病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