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大喜,迫不及待地展开画卷。
他身边的几位书法名臣,也都围了上来。
看着看着,皇帝的脸色,渐渐变了。
一位老臣忍不住开口:“殿下,此拓本……虽形似,却无神。笔锋凝滞,墨韵干涩……恐怕,是后世仿作。”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赵泓的脸,“唰”地一下,白了。
他猛地回头,死死盯住柳思瑶。
柳思瑶也懵了,她冲上去,看着那画卷,浑身冰冷。
她知道,她被人耍了。
就在这时,三皇子赵朔站了出来。
“父皇息怒,儿臣也寻得一卷《兰亭序》,请父皇品鉴。”
他呈上的,才是真正的拓本。
真假一对比,高下立判。
皇帝的脸,阴沉得能拧出水。
在万国使臣面前,丢了这么大的脸。
他最看重的太子,竟然用一卷赝品来糊弄他。
“好,好,好!”皇帝连说三个“好”字,拂袖而去。
寿宴,不欢而散。
太子赵泓,被禁足东宫三个月。
柳思瑶,则被皇帝下旨,斥其“无知妇人,蛊惑东宫”,罚她抄写女诫一百遍。
是夜,东宫传出了瓷器碎裂的声音,和男女的激烈争吵。
裴烬站在御书房的阴影里,遥望着东宫的方向。
他能想象到,赵泓和柳思瑶,是如何相互指责,相互猜忌。
那道裂痕,已经大到无法弥补了。
很好。
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找一把锤子,把这件布满裂痕的瓷器,彻底敲碎。
第六章 猎物
太子被禁足,柳思瑶失了势。
东宫的势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裴烬知道,这是他安插自己人的最好时机。
他通过刘公公,将几个经过他“调教”的小太监,安插进了东宫。
这些人,看似平庸,实则都是他精心挑选的“眼睛”和“耳朵”。
他要将整个东宫,都置于自己的监视之下。
柳思瑶不是一个会坐以待毙的人。
她很快就从失利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她意识到,三皇子赵朔,已经成了她和太子最大的威胁。
她必须除掉他。
这一次,她学聪明了。她没有自己动手,而是选择借刀杀人。
她盯上了一个人——镇远将军,周奎。
周奎是三皇子的心腹大将,手握京城外的五万兵马。但他有一个弱点,他有一个独子,不成器,好色嗜赌,是京城有名的纨绔。
柳思瑶设下了一个圈套。
她让自己的娘家出面,设了一个赌局,引周奎的儿子上钩。
周奎的儿子一夜之间,输掉了三十万两白银。
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他根本还不起。
柳思瑶的人找上门,告诉他,不用还钱,只需要他做一件事。
——在三皇子赵朔的军粮中,做一点手脚。
不需要下毒,只需要将一批军粮,换成发霉的陈米。
军队吃了发霉的粮食,会大面积生病,战斗力锐减。
到时候,边疆的蛮族趁机来犯,三皇子必然会因为“治军不严、贻误战机”的罪名,受到皇帝的严惩。
这是一个一石二鸟的毒计。
既能打击三皇子,又能离间他和心腹大将周奎的关系。
周奎的儿子,为了活命,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