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会后不久,楚梦真的来找我了。有时是她学校附近新开的小馆子,油烟气里飘着异乡的烟火味;有时是我学校后门那家烟火缭绕的烧烤摊,啤酒瓶碰撞出青春的脆响。我们聊高中老师的趣闻,聊大学生活的迷茫,聊对未来的憧憬与不安。气氛轻松得像多年老友重逢。她落落大方,偶尔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眼神却总在不经意间停留在我脸上,带着探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我清晰地感知着那道目光的温度,但心中那条“不是我的菜”的警戒线始终高悬。那段源于自习课的误会和羞红,像一颗被刻意遗忘在时光角落的种子,未曾破土,便已被宣告沉寂。后来,联系自然就淡了,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散尽,复归平静。
大一的学业如泥沼,将我困住。挂科红灯高悬,留级的阴影沉重地压了下来。感情也随之触礁——女友无法接受一个可能留级的男友,在现实的压力下选择了分手。双重打击让我意气消沉。
就在这灰暗的时刻,一次全系大课的间隙,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学长?”
回头,是萌萌。那个从小学、初中、高中一路同校,却从未真正深入交谈过的邻家女孩学妹。她站在逆光里,小巧的鼻尖微微皱着,笑容温软得像初春的阳光。她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长发松松地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是那种典型的、毫无攻击性的乖巧甜美。
“真的是你啊!留级了?” 她的语气熟稔得如同多年挚友,仿佛我们之间早已跨越了无数个寒暑假的空白。但彼此心知肚明,过往的交集,仅限于学校光荣榜上的照片和名字,或是楼道里擦肩而过的瞬间。
失恋加上学业受挫的我,心思不可避免地活络了起来。萌萌的主动靠近,像阴霾里透进的一缕光。她身上有种安定人心的力量,温柔、体贴,不张扬。可惜,我习惯了被动,习惯了被追逐的感觉。而她那种落落大方的姿态,反而让我不自觉地臆想出一种“女追男”的戏剧性桥段,内心暗暗期待着她更进一步的信号。然而,一年时光在图书馆的并肩自习、食堂的偶遇闲聊、校园小径的漫步中悄然流逝,我们之间什么也没有发生。她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像一道温柔的屏障。学妹,终究只是学妹。
所幸,父母赐予的这副皮囊还算争气——浓眉深目,鼻梁高挺,一张带着几分忠厚气的脸,勉强跻身“小帅”的行列。加上计算机专业在当时还算热门,以及家中两位英语老师从小打下的扎实语言功底,偶尔的小秀身手,我并未在情场沉寂太久。新的女友很快出现。她上进、有主见,甚至有些强势。在她的鞭策和“胁迫”下,我竟奇迹般地补上了落下的学分,并成功申请了跳级!戏剧性的是,这位女友,恰好是我留级前大一时的同班同学。
跳级成功的消息,在学院里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辅导员在年级大会上点名表扬,昔日的“留级生”竟成了励志典型。大学时代的我,在经历低谷后,竟意外地再次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风云人物”。那段时间,走在校园里,似乎都能感觉到背后指指点点的议论和好奇的目光,虚荣心得到了短暂的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