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局,法医解剖室。
洪莹的尸体,已经被清理干净,赤裸着平放在那里。
江弈、老高,还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法医,三个人呈三角之势,围在解剖台旁。
这是老刘,科室里另一位老法医,经验不比老高逊色。
“开始吧。”
老刘扶了扶眼镜,声音沉稳。
江弈戴着无菌手套,目光沉静,他的视线从尸体的头顶,一寸寸向下移动。
他的手指轻轻按压了一下死者的大腿肌肉。
坚硬如木石。
他又翻开死者的眼皮,看了看瞳孔。
最后,他的目光停留在尸体背部,以及四肢下侧。
那里已经形成了暗紫红色的斑痕,用手指按压下去,颜色没有丝毫变化。
“全身尸僵,尸斑呈暗红色,指压不褪色,分布于尸体未受压的背部及四肢。”
江弈的声音在空旷的解剖室里响起,清晰而冷静。
“颈部有两道明显的勒痕,一道位于甲状软骨上方,另一道在其下方,平行分布。”
他顿了顿,给出了自己的初步结论。
“综合判断,死亡时间应该在二十个小时左右。”
老高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里带丝审视。
“哦?”
他发出一声疑问。
“二十个小时?这个结论下得有点快吧。”
“尸斑完全固定,并且呈现这种程度的沉降, 理论上可是要更久时间的。”
老刘也附和地点了点头,他不是在质疑,更像是一种考较。
面对两位前辈的目光,江弈没有丝毫的紧张。
“高老师,刘老师,常规情况下确实如此。”
江弈不急不缓地开口。
“尸僵完全形成,通常需要十二个小时左右,二十四到三十六小时开始缓解。”
“现在尸体全身强直,还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
“这首先就把死亡时间框定在了十二到二十四小时这个区间内。”
他先抛出了第一个论据,逻辑清晰。
“关键在于尸斑。”
江弈的手,指向了尸体背部的暗红色区域。
“尸斑的形成速度,受环境影响极大。”
“我们在现场看到,尸体是被抛在水坑里的,全身都被冰冷的泥水浸泡着。”
“低温,会加速尸体热量的散失,也就是尸冷。”
“尸冷加快,血液会更快地因重力作用而坠积于低下部位。”
“从而导致尸斑的形成与固定,都比常规环境要快得多。”
“所以,结合尸僵的程度和尸斑在特殊环境下加速形成的情况。”
“我认为,二十小时这个推断,是比较合理的。”
一番话,有理有据,环环相扣。
老高和老刘对视了一眼。
这是真正扎实的理论功底,与灵活的逻辑推演能力的结合。
老高沉默了片刻,嘴角的笑意,再次浮现。
他摆了摆手。
“行了行了,知道了。”
“就你小子能耐。”
嘴上说着嫌弃的话,语气里的那份欣赏,却怎么也藏不住。
老刘更是直接,他拍了拍江弈的肩膀。
“后生可畏啊,老高。”
江弈只是笑了笑,没再接话,注意力重新回到了尸体上。
“我检查一下口腔。”
江弈拿起开口器,小心地撑开死者的嘴。
一股混杂着泥土腥气的腐败气味,立刻散发出来。
他微微皱眉,拿起检眼镜,凑近了仔细观察。
咽喉部,有泥沙的残留。
这很正常。
但江弈的目光,顺着咽喉继续向下探去。
就在食管的下方,一片正常的组织黏膜中,有一处颜色极其诡异的痕迹。
那不是损伤,也不是普通的淤血。
而是一种……樱桃红色。
鲜艳得如同刚刚绽放的樱花,在这片死寂的苍白中,显得格外突兀,也格外瘆人。
江弈的瞳孔,猛地一缩。
这个颜色,对于法医来说,太过特殊了。
“高老师,刘老师,你们来看这里。”
他的声音,带上凝重。
老高和老刘立刻凑了过来。
“怎么了?”
当他们顺着江弈示意的方向,看清那抹樱桃红时,两人的脸色,也瞬间变了。
“这是……”
老刘倒吸一口凉气。
“一氧化碳中毒?”
老高立刻反驳。
“不可能。”
“如果是一氧化碳中毒,应该是全身皮肤、黏膜和血液都呈现樱桃红色。”
“但这具尸体,只有食管下方有这么一小块。”
“这太不合常理了。”
江弈的脑子,在飞速运转。
为什么?
为什么只有这里是樱桃红色?
是凶手用了某种特殊的手法?
还是说,这代表了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毒物反应?
他盯着那处诡异的红色,一个大胆的念头,毫无征兆地从脑海中冒了出来。
“或许……”
江弈的声音有些干涩。
“这并不是单纯的机械性窒息。”
“甚至,勒颈都不是主要的死因。”
老高和老刘猛地看向他。
“你的意思是……”
“我怀疑,死者在被勒颈之前,可能就已经被灌入了某种东西。”
江弈的目光锐利如刀。
“这种物质,导致了局部组织呈现出一氧化碳中毒的现象。”
“而勒颈,只是为了掩盖真正的死因,或者说,是双重保险。”
如果江弈说的是真的,那这个案子的性质,就完全变了。
凶手的心思之缜密,手段之残忍,简直骇人听闻。
老刘的眉头,紧紧地锁在了一起。
“有什么东西,能造成这种局部现象?”
“我暂时也想不出来。”
江弈摇了摇头,神情却异常坚定。
“但现象就在这里,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我建议,立刻进行解剖。”
“重点检验胃内容物,同时提取食管下方组织的样本,进行毒理化验。”
“只有这样,才能揭开这抹‘樱桃红’的秘密。”
老高看着眼前的年轻人。
从现场发现袖口的油渍,到推断死亡时间,再到此刻的假设。
江弈展现出的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新人”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