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的时候,一天只吃一顿泡面,交完房租口袋里就剩几块钱硬币。”陈屿灌了一口冰凉的啤酒,语气平静,仿佛在说别人的事,但眼底深处的落寞和疲惫却无法掩饰。“有时候抱着吉他,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也会问自己,值得吗?是不是该妥协了,找个‘正经’工作?”他苦笑了一下,“可是……放不下。音乐就像长在了骨头里,不唱出来,会憋死。”
林小满静静地听着,心被揪紧了。她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还小一两岁的男生,看着他谈起音乐时眼底不灭的光,看着他平静叙述下的挣扎和坚持。她仿佛看到了另一个在都市丛林中奋力挣扎的自己,为了所谓的“体面”和“稳定”,压抑着内心的热爱,承受着上司的苛责和职场的倾轧。
“值得!”林小满的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她放下手中的烤串,认真地看着陈屿的眼睛:“陈屿,你的梦想一定值得!你的音乐有灵魂,它能打动人心,就像今晚打动我一样。别放弃!”她的眼神清澈而真诚,充满了不容置疑的信任和鼓励,“在这座城市里,能听到你歌声的人,都是幸运的。我就是其中一个。”
陈屿愣住了。他看着林小满在霓虹映照下显得格外明亮的眼睛,看着她脸上那份毫无保留的信任和鼓励。一股暖流,猝不及防地冲破了心头的冰层,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在这座冰冷的城市里,他习惯了孤独和质疑,习惯了在黑暗中独自前行。而此刻,一个才见过两次面的女孩,用如此坚定的语气告诉他:他的坚持值得,他的音乐有价值。
一股强烈的酸涩感涌上鼻尖,陈屿猛地低下头,掩饰住瞬间泛红的眼眶。他深吸一口气,再抬起头时,眼中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那层一直笼罩着的疏离感消散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理解、被认同的温暖和动容。
“谢谢你,小满。”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浓重的鼻音,“真的……谢谢你。”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这一句沉甸甸的感谢。在这个霓虹闪烁的夜晚,林小满的这句话,像一束强光,照亮了他内心某个幽暗的角落,给了他继续前行的莫大勇气。
从那以后,林小满和陈屿的生活轨迹,开始被一种名为“彼此”的引力,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林小满成了“回声”酒吧的常客,只要有空,她就会去听陈屿唱歌,坐在那个熟悉的角落,像一个最忠实的听众。周末的午后,她则会带着简单的乐谱和一颗雀跃的心,爬上陈屿位于顶楼的小小出租屋。屋子很小,堆满了乐谱、唱片和乐器,但窗明几净,阳光充足。豆芽总是懒洋洋地趴在窗台上晒太阳。
陈屿是个耐心而严格的老师。从最基础的持琴姿势、认识六线谱开始,一点点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