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义父,太多了,小的用不了这么多。"

"傻孩子,钱财乃身外之物,能帮到人才有意义。"知府拍拍他的肩膀,"你心地善良,这些钱到了你手里,一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临别时,碧莲偷偷塞给阿善一个香囊:"这里面有平安符,保佑哥哥一路平安。"

阿善郑重收好,向义父义母和妹妹告别。

离开杭州府时,他回头看了一眼那高高的门楣,心想:这辈子能有这样的义父义母,真是三生有幸。

一路向东,阿善来到了宁波城外。正值午时,他看到河边有个妇人抱着孩子哭得死去活来,旁边还放着根绳子,显然是想不开了。

"大嫂,有什么想不开的事吗?"阿善赶紧上前。

妇人抬起头,脸上满是泪痕:"这位小公子,我儿子得了重病,郎中说要用好药才能治,可我们家穷得叮当响,哪有钱买药啊!"

她怀里的孩子面色发青,气息微弱,看起来确实病得不轻。

"我与其看着孩子受罪,不如一起死了算了!"妇人哭着说。

阿善心中一动,这不就是他能帮忙的时候吗?

"大嫂,别想不开!"阿善掏出银票,"这里有一千两银子,足够给孩子治病了!"

妇人瞪大眼睛,不敢相信:"小公子,这...这怎么使得?我们素不相识..."

"正因为素不相识,这份帮助才更珍贵。"阿善把银票塞到妇人手里,"快去给孩子治病吧,别耽误了。"

妇人颤抖着接过银票,突然跪下磕头:"小公子大恩大德,我王氏没齿难忘!"

"快起来,快起来!"阿善连忙扶她,"救人要紧!"

妇人抱着孩子匆匆进城看病去了。阿善在河边等了三个时辰,终于看到妇人笑容满面地抱着孩子回来。

"小公子!"妇人老远就喊,"我儿子的病好了!郎中说再养几天就能彻底康复!"

怀里的孩子确实脸色红润了许多,正睁着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阿善。

"那就好,那就好。"阿善松了口气。

妇人突然又跪下了:"小公子,您救了我们母子的命,我王氏愿意给您当牛做马报恩!"

"大嫂快起来,举手之劳而已。"阿善扶起她,突然想到什么,"其实...小的有个不情之请。"

"您说!只要我能做到的!"

阿善有些不好意思:"小的自幼无父无母,能不能...认大嫂为义母?"

妇人一愣,随即眼圈红了:"您这样的好人,能做我儿子就是我们全家的福气!从今往后,您就是我的儿子!"

就这样,阿善又多了一个义母。

妇人姓王,丈夫叫李文昌,是个读书人,正在准备今年的科举考试。听说妻子在外面认了个义子,李文昌赶紧出来迎接。

看到阿善的瞬间,李文昌就被他身上那股清雅的气质吸引了。听完妻子讲述阿善救命的经过,这个书生眼中满含热泪。

"贤弟真是菩萨心肠!"李文昌拉着阿善的手,"为兄李文昌,今年要进京赶考,若能金榜题名,定要好好报答贤弟大恩!"

"义兄客气了,我们都是一家人。"阿善笑着说。

当夜,阿善在李家住下。临睡前,他又一次向义父义母坦白了自己的死期。

王氏听后泣不成声:"我儿命怎么这么苦啊!"

李文昌也是眼眶湿润:"贤弟放心,就算...就算到了那一天,为兄也一定给你办一场风风光光的葬礼,让你走得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