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善心中温暖如春。短短几个月,他就有了两个家,两对义父义母。就算明年真的要死,这辈子也算值了。
第三章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明年的金秋时节。
阿善在宁波城里住了大半年,帮着义母王氏做些针线活贴补家用,偶尔也会给邻居家的孩子讲讲外面的见闻。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温和善良的年轻人。
"善儿,今年的桂花开得真好。"王氏站在院子里,看着满树金黄的桂花,心情却沉重得很。
因为再过几天,就是十月初八了。
"义母,别担心,说不定城隍爷算错了呢。"阿善强颜欢笑,其实他心里也忐忑不安。
这几天他总是做噩梦,梦见黑白无常来勾他的魂,梦见自己在阴曹地府里排队等待审判。每次醒来,都是一身冷汗。
"报!报!我家老爷中了状元!"
突然,一个家丁狂奔进院子,手里举着一张红榜,嘴里大声嚷嚷着。
王氏一愣,随即惊喜地叫起来:"文昌中状元了?!"
没错,李文昌今年进京赶考,竟然一举夺魁,中了状元!
当天晚上,李文昌穿着状元袍回到家中,整个人都容光焕发。看到阿善的第一眼,他就激动地说:"贤弟!为兄中状元了!这都是托你的福啊!"
"义兄天资聪颖,中状元是理所当然的。"阿善真心为他高兴。
"不,贤弟你不知道。"李文昌拉着阿善坐下,"考试那天,为兄本来紧张得写不出字,突然想到贤弟的善行,心里就平静下来了。为兄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定要中状元,将来好好报答贤弟的恩情!"
王氏在旁边抹眼泪:"可是...可是善儿他..."
李文昌脸色一变:"对了,后天就是十月初八了。"
阿善苦笑:"义兄,到时候你们帮我准备副好棺材就行了。我这辈子能认识你们,已经很知足了。"
"放屁!"李文昌突然爆了粗口,"为兄好不容易中了状元,正要大展宏图,怎么能让贤弟去死?"
"文昌,你别激动。"王氏劝道。
"我不激动?"李文昌在屋里踱来踱去,"善弟救了我们全家,现在却要死,让我怎么不激动?"
突然,他眼睛一亮:"对了!我们去杭州找知府大人!善弟的另一个义父!两个义父一起想办法,说不定能有转机!"
当夜,李文昌就派人快马加鞭去杭州送信。
十月初七这天,杭州知府陈大人带着一队人马风尘仆仆地赶到宁波。他的马车里还放着一口上好的楠木棺材。
"义父!"阿善看到陈知府,眼圈瞬间红了。
"我的好儿子!"陈知府抱着阿善,老泪纵横,"义父对不起你,没能保护好你!"
碧莲也跟着来了,她看到阿善,哭得梨花带雨:"哥哥,你真的要...要离开我们了吗?"
"妹妹别哭。"阿善温柔地为她擦眼泪,"哥哥这辈子能有你这样的妹妹,已经很幸福了。"
李文昌拉着陈知府的手:"陈大人,我们都是善弟的义父,现在我们两个要联手,一定要救善弟!"
"李状元说得对!"陈知府握紧拳头,"我们绝不能眼睁睁看着善儿去死!"
两个义父开始商量对策。有人建议去找高僧做法,有人提议求仙丹妙药,还有人说要去城隍庙求情。
但是阿善心里清楚,这些都没用。城隍爷说的话,岂是凡人能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