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赵诚冷笑着,把古籍塞给身后一个戴金丝眼镜的男人,“王专家,您给大家看看,让他死得心服口服!”,那位穿中山装、戴着金丝眼镜的老者,胸牌上“省文物鉴定中心王敬之”的字样格外醒目,那确实是业内颇有名望的专家,沈墨在古籍修复论坛电视上见过他。

穿红色主播裙的女记者立刻把话筒递向王敬之:“王专家,您是业内权威,能否给我们看看这古籍的受损情况?”

王敬之推了推眼镜,接过赵诚手里的锦盒,小心翼翼地取出《南华经》。他先是对着光仔细翻看,眉头渐渐皱起,随即从随身的包里拿出放大镜和紫外线灯,对着修补处照了照——灯光下,那些修补的边缘果然泛起了荧光,墨线也透着刺目的化学光泽。

“唉……”王敬之放下工具,对着镜头痛心疾首,“太可惜了!这修补用的胶水里含有聚醋酸乙烯酯,是典型的工业黏合剂,对古纸腐蚀性极强;这墨汁里掺了荧光增白剂,一看就是劣质化学墨。这样的‘修复’,简直是对文物的亵渎!按《文物保护法》,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违法了。”

记者们立刻埋头记录,红裙主播的声音更激动了:“也就是说,沈先生的修复确实存在严重问题?这是否涉嫌违法?”

记者们的闪光灯立刻“咔嚓”作响,笔记本上“文物遭毁”“黑心修复师”的字样写得密密麻麻。直播间的弹幕疯狂滚动:“看着人模狗样的,心怎么这么黑?”“支持赵老板维权!必须严惩!”红裙主播激动地说:“各位观众,我们似乎抓到了一个严重的行业乱象案例!”

沈墨的心沉到了谷底,却还是强作镇定地拉开门:“王专家,您再仔细看看。我用的是奶奶传下来的糯米糨糊配方,墨是自己磨的松烟墨,绝不可能有工业成分。”

“哼,死到临头还嘴硬!”赵诚抢过话头,“王专家还能骗你不成?大家快看,他连工具都不敢让我们检查!”

王敬之也皱着眉看向沈墨:“小伙子,修复文物要讲良心。你这手艺……”

就在这时,一道黑影突然从沈墨脚边窜出,像道黑色闪电直扑王专家手里的古籍!是墨墨。它动作快得惊人,一口叼住书页边缘,却没撕咬,只是用鼻尖对着“胶痕”轻轻蹭了蹭,喉咙里发出一声低沉的嘶鸣。

下一秒,诡异的一幕发生了——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那处“发荧光的胶痕”突然冒出缕缕黑气,像被风吹散的烟,瞬间消失无踪。露出底下用桑皮纸修补的痕迹,纸纹与原纸严丝合缝,凑近了还能闻到淡淡的糯米香。

王专家手里的紫外线灯“啪”地掉在地上,脸色惨白如纸。

“这……这是怎么回事?”红裙主播举着话筒的手僵在半空,直播镜头下意识地对准了那本古籍。

墨墨没停,又用爪子按住“含苯的墨线”。更惊人的是,那些刺眼的墨色竟在它爪下渐渐褪去,显露出松烟墨特有的温润光泽,连修补的笔法都带着明代特有的顿挫感。

直播间的弹幕突然停了,几秒后彻底炸开:“???荧光呢?刚才不是还亮着吗?”“这猫是来打假的?”“我好像发现了华点……”

“这……这不可能!”王敬之猛地抬头看向赵诚,眼神里充满震惊,“刚才的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