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林雪的朋友圈里,也出现了路平未曾提及的画面。
一张他和几个同学在实验室熬通宵后的合影,一个短发女生亲昵地靠在他身边,对着镜头比着胜利的手势。
林雪默默看着,指尖悬在点赞的图标上,最终移开。
她没有问,只是在下次视频时,语气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疏离:“你们实验室项目挺忙的吧?看你脸色不太好。”
“嗯,还行。”路平含糊地应着,目光有些躲闪。
他想解释那个女生只是项目搭档,但看着屏幕里林雪平静无波的脸,又觉得解释显得刻意而多余。
裂痕,就在这一次次欲言又止的沉默和自以为是的“理解”中悄然生长。
误会如同藤蔓,在缺乏阳光和坦诚的土壤里疯狂滋长、缠绕。
他们依旧联系,但那些深夜的絮语、无话不谈的分享,渐渐被“吃了吗”、“在忙”、“早点睡”这样空洞的公式化问候取代。
滚烫的思念被剧离风干,变成一种沉重的负担。
爱还在,只是被一层又一层名为“克制”的冰霜覆盖。
每一次想追问,话到嘴边,又怕显得自己小气、不信任;
每一次想倾诉委屈,又担心给对方增添烦恼。
他们都以为沉默是金,是成熟,是给对方空间。
却不知,沉默是锈,正一点点蚀穿他们曾经坚固的堡垒。
直到那个深秋的夜晚,一场毫无征兆的争吵终于引爆了所有积压的情绪。
导火索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路平忘了林雪所在的城市那天有台风登陆,没有及时打电话询问她是否安全。
“你心里到底有没有我?”林雪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和失望,“是不是我不主动找你,你就永远不会想起我?”
“我在赶项目报告!手机静音了没看到新闻!你能不能别这么无理取闹?”路平也焦头烂额,语气冲了起来。
“我无理取闹?路平,我们之间,除了这些可有可无的问候,还剩下什么?”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被逼到绝境的尖锐。
电话两端是长久的、令人窒息的沉默。只能听到彼此压抑的呼吸声。
“也许……”林雪的声音轻得像一片即将碎裂的羽毛,带着耗尽心力的疲惫,“我们都该冷静一下。这样下去,太累了。”
“好。”路平听到自己干涩的声音回答,像生锈的齿轮在转动。
没有激烈的控诉,没有哭喊的挽留。
只有一句轻飘飘的“冷静一下”,和一声沉重的“好”。
挂断电话后,世界陷入一片死寂。窗外北方的寒风猛烈地撞击着玻璃窗,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路平看着手机屏幕上两人高中毕业时在海边傻笑的合影,屏幕的光映着他空洞的眼睛。他慢慢蹲下去,把脸深深埋进膝盖里,肩膀无声地抽动起来。
爱没有消失,只是被克制杀死了。
在那些该追问时保持沉默、该拥抱时选择放手的“成熟”里,在那些自以为是的体贴和小心翼翼的退让中。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他们的爱情,死于一场场微小却致命的“克制”。
五年时光,足以让滨海这座小城改头换面,唯有盛夏的闷热依旧固执地刻在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