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归途

北京的八月,闷热得像个蒸笼。郊外货运站的铁皮库房在烈日下泛着刺眼的白光,蝉鸣声此起彼伏,吵得人心烦意乱。

周老四推开库房的小门,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混合着纸箱、胶带和灰尘的气味。他眯起眼睛,适应着昏暗的光线。五十多岁的年纪,头发已经花白,但腰板依然挺得笔直。

“叫一声姐姐你快走...”他哼着家乡的小调,声音沙哑却带着几分韵味。手指轻轻抚过堆成小山的纸箱,检查着每一个包装细节。这是他在这个货运站的最后几天了,二十年异乡漂泊的日子终于要画上句号。

“哟,四哥,您都起来啦!”

门外传来浓重的东北口音。周老四转身,看见大锅菜的李老板正从三轮车上往下搬菜。

“是啊,先过来转悠转悠!”周老四笑着迎上去,帮他把一筐土豆搬下来。

“昨晚上你们又忙通宵了吧?”李老板擦了擦汗,T恤后背已经湿透。

“可不是,装了三个大集装箱,可把弟兄们累惨了!”周老四叹了口气,“您这是...刚去菜市场买菜回来?”

“是啊!”李老板苦笑着摇头,“本来都是蔡大姑给送菜的,谁知道她跟咱们做面点的张师傅好上了,俩人回老家结婚去了。老家拆迁分了钱,再也不用出来打工了。”

周老四递给他一支烟:“这是好事啊,就是您这面点师傅得重新找了。”

“可不是嘛!”李老板接过烟,凑着周老四的打火机点上,“四哥要是有合适的人,可得给我介绍介绍。”

“好说好说。”周老四笑着应承,心里却在想,自己马上就要回老家了,哪还顾得上这些。

送走李老板,周老四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酒瓶。这是老家带来的土烧,他一直舍不得喝。拧开瓶盖,熟悉的酒香让他鼻子一酸。

“二十年了...”他喃喃自语,仰头抿了一小口。辛辣的液体滑过喉咙,眼前仿佛浮现出家乡的青山绿水。儿女都已成家,老房子也翻新了,就等着他回去团聚。

手机铃声打断了他的思绪。是货运站的老板桃姐。

“桃姐好...您放心,最后这几天我一定站好最后一班岗...宝山那孩子我带了大半年,当库管绝对没问题...”周老四的声音有些哽咽,“是啊,想家了...儿女都大了,老家房子也盖好了...该回去了...”

挂断电话,周老四擦了擦眼角。库房里静悄悄的,只有电扇转动的嗡嗡声。他继续检查着货物,心里盘算着回家的日子。

与此同时,一辆破旧的电瓶车停在了货运站门口。

“大嫂子,到了!”司机喊道。

琴嫂颤巍巍地下了车,茫然地环顾四周。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布包袱。

“这就是我儿子工作的库房了?”她声音发抖。

“是啊,快进去找您儿子吧!娘俩好好说说知心话!”司机摆摆手就要离开。

琴嫂急忙掏钱包:“老哥哥,我还没给您钱呢!”

“嗨,乡里乡亲的,要什么钱!”司机笑道,“您这一路给我唱小曲儿,我还没谢您呢!”

琴嫂不好意思地笑了:“都多少年不唱了,荒腔走板的,让您见笑了。”

目送司机远去,琴嫂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襟。二十年了,她终于要见到儿子了。当年被婆婆赶出家门时,华子还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这些年她在各地漂泊,靠给人帮佣为生,但心里始终惦记着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