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们,记着路——黄河在这儿,家在这儿!」
那是 1941 年 5 月 6 日,距离日军总攻,还有最后十个小时。
第四章血磨坊·三线崩溃。
5 月 7 日—5 月 12 日。
一、三线总破。
(一)5 月 7 日 05:15【沁河大桥】
济源城外的沁河大桥被晨雾裹住。
第 9 军新 24 师工兵连刚把最后一包炸药塞进桥墩。
日军第 35 师团的先头中队就出现在对岸。
照明弹升空的一瞬,雾被烧得通红,钢盔连成一条灰线,像潮水贴上堤岸。
「点火!」工兵连长嘶哑地吼道。
导火索「嗤」地一声,像蛇信子钻进桥墩,却在半道被日军掷弹筒的弹片切断。
炸药没响,大桥没炸,日军坦克履带已碾上桥面。
新 24 师 1 营营长赵振声端着冲锋枪冲上去,子弹打在 89 式坦克前装甲上,只溅起一串火星。
坦克炮塔一转,75 毫米炮弹把桥头的石狮子掀上半空,碎石像霰弹一样扫倒一排人。
05:40,沁河大桥落入敌手。
第 9 军军长裴昌会下令「逐次后撤」。
溃兵、难民、骡马挤在一起,一片混乱。
济源城门洞开,最后一支后卫连把机枪架在门楼上,弹链刚拉过枪机,城门楼就被炮弹掀掉半边。
5 月 8 日午后,孟县失守。
第 9 军主力退至封门口,这是一道两山夹一谷的咽喉,也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山壁上还留着三年前「六六」战役时凿出的防炮洞,如今洞口长满荒草,洞里积着雨水和蝙蝠粪。
5 月 9 日拂晓,日军抵 21 师团赶到。
48 门山炮一字排开,炮弹像冰雹一样落下。
岩石崩裂,火药味混着松脂味,呛得人睁不开眼。
新 24 师师长王凌云举着望远镜,看见自己的阵地被一层土黄色的烟尘吞没。
烟尘里,隐约可见日军步兵端着刺刀,像蚂蚁一样爬上陡坡。
10 日中午,封门口失守。
王凌云把最后一封电报拍给战区:
「封门口已不可守,职部伤亡过半,拟向南渡黄河。」
电报发出时,他身边的报务员被流弹削去半个脑袋,耳机里只剩电流的沙沙声。
(二)5 月 7 日 06:00【张店麦田】
张店以东的麦田里,晨露被履带碾成泥浆。
第 80 军第 27 师阵地上,哨兵刚换岗,就看见地平线上冒出一条黑线——日军第 37 师团主力,携 36 门山炮、12 辆坦克,像一把张开的钳子。
06:20,日军第一轮炮击开始。
山炮先打高爆弹;坦克再抵近射击,75 毫米炮弹把机枪掩体掀翻。
第 27 师师长王竣在电话里吼:「炮兵!炮兵!」
可炮兵阵地在凌晨就被日机炸瘫,只剩两门老旧的克虏伯野炮,炮闩锈得拉不开。
07:10,日军坦克碾过第一道战壕。
士兵们把集束手榴弹捆在身上,扑向履带,火光一闪,人影和钢铁一起炸成碎片。
但第二辆坦克绕过残骸,继续向前。
08:00,第 27 师防线被撕开一道 200 米宽的口子。
第 80 军军长孔令恂急令第 3 军增援,却发现敌 3 军右翼也被日军抵 36 师团突破。
两军结合部像被刀划开的布,裂缝越来越大。
5 月 8 日傍晚,张店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