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餐厅往事
下课的后,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地——餐厅。
学校有两个公共餐厅。
一个是普通餐厅,空间很大,可容纳几千人。餐厅里摆着上百张长方形桌子,不锈钢桌面,桌子两边有两张长凳子,凳子和桌子连为一体,也是不锈钢。
每张桌子最多可以坐8个人,通常坐6个人,一边3个,人少的时候,两个人,一边一个面对着面,周周坐在我的对面。餐具需要自备,自己洗漱。食堂入口处立着一排柜子,柜面分成一个个格子,每个人分到一个,格子里可以放餐具,自己买把锁各自保管。原先我和周周各自有各自的柜子,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周周的饭盆也放到我的同柜子里,共用一个。
另一个餐厅高档一点,双人餐桌,彩色座椅,环境舒适优雅。墙上挂着电视机,可以边看新闻边吃饭。楼上楼下一共两层,还可以点菜,相比普通餐厅,饭菜价格略高一些。这里没有餐柜,吃完擦擦嘴离开即可,餐具和剩饭剩菜有服务员清理,我们偶尔也来这里吃饭,改善一下伙食。
我和周周在这里共同吃了三年,再吃一年,我们就毕业了。
每种饭菜吃了不下百十次,总体上有一种共同体验,难以下咽。很难想象,接下来一年依然在这里吃饭的心情。
入学时,我的体重55公斤,三年后仍然55公斤。可能秤不准确,或者在食堂吃的饭,根本没有经过消化系统,直接回归了大地。
2 食堂阿姨
普通餐厅有一个简称,一餐厅。
每当饭点,整个餐厅人声鼎沸,喧闹非凡,嬉笑声,呐喊声,声声入耳。也有窃窃私语,沉默寡言,郁郁寡欢。言多者唾沫飞溅,饿急了的狼吞虎咽各种表情尽收眼底。
餐厅三面窗户,通透明亮,顶高十几米,热气不断上升,然后从顶部排风扇排出大厅,餐厅内部保持了一个相对适宜的温度。
餐厅的一面全是打饭窗口,几十个依次排列。
打饭的工作人员,穿戴整齐,清一色白衣白帽,蓝色口罩。
我爱吃米饭,一周有五天吃米饭,周末两天放假,有时候去校外解决,有事不吃饭随便吃点零食充饥。
餐厅的饭菜口味偏重,吃到嘴里,没有香味,只有咸味。
打米饭的是个阿姨,红扑扑的脸蛋,额头散落着一缕发丝。看得出,阿姨年轻时是个美丽的女人,旁边卖馒头的是他的男人。
阿姨的男人是个胖子,脸上蹭着白面粉,像京剧里的丑角,看上去力大无比,一蒸笼馒头,很轻松就搬了起来。他的馒头,我也爱吃,早晚稀饭馒头,吃了耐饥饿。馒头白白的,软软的,摸上去像周周的脸。
阿姨的美都奉献给了厨房,遇到这个厨子,是阿姨的福气,每天有吃不完的馒头,还可以一起上班下班,甚是恩爱。
自从和周周谈恋爱,几乎每一天都在一起吃饭。我们在同一个班上课,坐同一张桌,一起上课一起下课,一起吃饭。
3 剩饭情缘
打饭的时候各自为战,我打我的,她买她的,她不挑食什么都吃,没有特别喜好,随便什么都可以。我很挑剔,有厌食症。太硬的不吃,太软的不吃,太香的不吃,太淡了也不吃。每每想到这些,不知道自己怎么长大的?长到59公斤已经是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