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低下头,用筷子拨弄着碗里的米饭,用一种极轻的声音说。
“妈,瑶瑶的抚恤金……还有保险公司的赔偿款,下来了。我想……我想把钱都给您。”
饭桌上瞬间安静下来。
张涛和小叔子都停下了动作,看向我。
婆婆愣了一下,立刻换上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
“你这孩子,说什么傻话!那是瑶瑶的命换来的钱,妈怎么能要!”
“给小强娶媳妇用吧。”
我继续说,声音里带着呜咽,
“瑶瑶没了,家里总得有点喜事冲一冲。”
“小强结婚,也算是了了您一桩心事。”
“我……我留着钱也没用,看到钱就想到瑶瑶,我受不了。”
我说完,趴在桌上,肩膀剧烈地抖动起来。
婆婆和小叔子交换了眼神。
“嫂子,你真是……太懂事了。”张强结结巴巴地说。
张涛也附和道:“未未,你能这么想,妈和我就放心了。”
婆婆终于叹了口气,用一种“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慈爱口吻下了定论。
“既然你这么坚持,妈就先帮你收着。等你什么时候想通了,妈再还给你。都是一家人,妈不会亏待你的。”
她夹了一块排骨放进我碗里。
“快吃吧,看你瘦的。”
我埋着头,将脸深深地埋进臂弯里。
2、
日子仿佛又回到了正轨,只是家里少了一个孩子的身影。
我变得沉默寡言,每天待在瑶瑶的房间里,对着她的遗物发呆。
在婆婆和张涛看来,我彻底成了一个被悲伤击垮,需要依附他们才能存活的行尸走肉。
他们对我放松了警惕。
这天下午,我抱着瑶瑶的相册,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漫不经心地翻着。
婆婆正在和邻居打电话。
炫耀着小儿子张强即将定下的婚事,以及我这个“懂事”的儿媳妇。
我等她挂了电话,才抬起头,双眼红肿地看着她。
“妈,我想出去走走,散散心。”
“应该的,应该的。出去走走好,别总憋在家里。”
婆婆立刻附和,她现在对我百依百顺,生怕我这个“钱袋子”出什么岔子。
我状似无意地提起:“张涛说,您有个远房亲戚在……叫什么来着,瓦寨?我听着名字挺特别的,想去看看。”
婆婆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自然。
“哎哟,那是个什么犄角旮旯的穷地方,路又不好走,你去那干嘛?”
“妈那个亲戚啊,八百年不联系了,死活都不知道呢。”
张涛也从房间里走出来,听到我们的对话,急忙说:
“是啊,未未,那地方有什么好去的。你要散心,我陪你去大城市逛逛,给你买新衣服。”
“我只是……只是想去个清静点的地方。”
我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蝇,“大城市太吵了,我怕。”
他们越是阻拦,就越有问题。
他们没再坚持,只是含糊地把话题岔开了。
夜里,等张涛睡熟,我悄悄起身,打开电脑。
在搜索框里,我一个字一个字地敲下“瓦寨”。
跳出来的信息,让我浑身的血液都凝固了。
“全国最大的人口买卖中转地之一。”
“瓦寨模式:专攻女童,形成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