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失真之城的第十二格

暴雨砸在沅城的六月,像无数只看不见的手。林觅从地铁口出来,风把她的伞掀翻,她索性合上伞奔跑。夜色里一幢长租公寓的外墙被雨水洗得发亮,像一枚巨大到荒唐的钟脸,十二道排水竖槽把它切成十二格。那一刻她忽然想起莫渊书稿里重复写过的句子:“当钟面没有指针时,时间只剩下格子。”

十二层的某间房里出了事。

顾怀站在警戒线内,衣摆湿到膝,向她点了点头,像是在对一个熟悉的变数保持礼貌的警惕。室内极其整洁,整洁得像示范间;书籍按颜色过渡、杯碟一左一右对称、茶几上放着两枚硬币,其中一枚缺了一角,缺口朝向窗。窗外是城市最黑的角落:后巷的雨水井,一条没入管网的暗路。

失踪者叫郁清,刚搬来两周。手机、钱包都在,鞋柜里空出一双雨鞋的位置。墙上有一张手绘图,铅笔线条细密,格子规整,每一格都用不同符号标注。林觅靠近,发现那些符号和房间物品摆置有一种诡异的回声:右侧杯子对应小三角,左侧对应钩,花瓶是圆点。线条交叉的第十二格里什么也没有。

顾怀用手背轻敲墙:“你觉得像什么?”

“像市政管网图,或者……”林觅停住,她的左耳突然像被一枚暗针轻轻扎了一下,那是暴雨天旧伤复发的前兆。“或者是,某种‘空屋仪式’的布局图。”

他点头,翻出手套,指了指茶几上的两枚硬币:“这两枚硬币,右边那枚缺角,这样的残币法律上视作不流通,通常会被挑出来。正常人很少保留它。”

“除非有人特意把不流通的‘时间’摆在流通的‘时间’旁边。”林觅说。她伸手想拿,又缩回去,“不对,它们的朝向是线索。”

顾怀看了看窗外的雨:“还有一点——每当有类似的空屋报警,暴雨都在。最近三起,都是在大雨最大、警力分散时发生。监控里会出现一个撑黑伞的人,永远不回头。”

林觅想起她做的“空屋钟声”专题,收集过市民对“空屋”的畏惧感:空屋不是没人,而是人刚刚走过、还未留下痕迹时的那一段空白。她忽然意识到桌上的录音笔亮了一下,像是接受了一个无形的号令。那是莫渊教给她的“无声提问”:在没有证词的地方,用场景自己说话。

“墙上的网格图,”她说,“第十二格空着,可能不是缺失,而是出口。”

她并不知道,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话,会像一记冷钩,把她的过去从暗处钓出来。

——

第二章 缺角硬币与折痕向左的纸鹤

“冷案密谈”的新一期节目发出后,在全平台冲上了热搜,标题很简单:《空屋钟声·十二》。封面是只纸鹤,折痕向左,尾翼微微翻起。评论区有人说这只纸鹤像一个人在雨里仰头,露出没有五官的一张脸。还有人用时间戳串成一句话:“左边杯子总是被最后拿走。”

纪澜邀请了林觅做匿名嘉宾。录制前他递给她一杯热姜茶:“你在节目里用‘你’来讲,代入会更强。”

“你?”林觅笑,“你知道吗,莫渊骂过我这种写法,说是廉价的沉浸式。”

“廉价有时不代表没用。”纪澜说,“我们面对的不是法庭,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