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书店是我写作灵感的源泉,也是我逃避房租催缴和截稿压力的避难所。
店主老陈是个六十多岁的退休语文老师,对我这个常客总是格外宽容。
老陈从一堆旧书中抬起头,「小林来啦,刚到一批新货,有你喜欢的悬疑类。」
我微笑着点头,走向书店最里侧靠窗的位置,那是我常待的角落。
经过心理学专区时,我被旁边空位上的一本书吸引住了。
镜中人?
看起来像我喜欢的风格。
我伸手拿起来,顺手翻开扉页。
「当你凝视镜中的自己,如何确定你不是被凝视的那一个?」
我翻到版权页,想看看作者是谁,出版日期显示是两年前——
当我看到作者名时,一阵强烈的眩晕感袭来。
“沈墨。”
我盯着这个名字,眉心狠狠一跳。
沈墨是我创造的角色,也是我小说中的男主角。
可能只是崇明。
我深呼吸一口气,翻开第一章。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的呼吸越来越紧促。
故事讲述一个作家发现自己笔下的角色开始与他对话,最终意识到自己可能也是别人创作的角色。
情节与我过去三个月经历的惊人地相似,甚至包括那些微末的细节——
喜欢草莓蛋糕,讨厌胡萝卜的男主角,还有高中时那摔骨折的腿...
最重要的是,书中女主角的名字叫“林小夏”。
我的膝盖一软,差点跪倒在地。
我紧紧抓住书架稳住身体,快速翻到书的最后几页。
在结局章节,作者留下了一个地址,并注明:「如果你读到了这里,也许你该来找我谈谈,毕竟,创作者和被创造者之间,总该有个了结。」
……
地址是城西的一个住宅区,距离书店大约二十分钟车程。
「小林,你没事吧?脸色这么白。」老陈担忧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我猛地合上书,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没事,可能...可能是有点低血糖。」
「要不要喝点水?」
「不用了,谢谢。」
我将《镜中人》紧紧抱在胸前,「这本书...我要买。」
走出书店时,阳光刺得我眼睛发痛。
我站在人行道上,一时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
回家?
去那个地址?
还是找个心理医生检查一下我是不是疯了?
最终,好奇心战胜了恐惧,我拦下一辆出租车,报出了书中的地址。
车窗外,城市的景色飞速后退。
我不断回想和“沈墨”在文档中的那些对话,每一个细节都让我更加确信——我不是在和一个虚构角色谈恋爱,而是在按照别人所写的剧本在表演。
「小姐,到了。」司机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
我付完车费,站在一栋老式公寓楼前。
这里看起来普通得令人失望——灰白色的外墙,生锈的消防楼梯,阳台上晾晒的衣服还在随风飘动。
我本以为会看到什么神秘的古宅或者高科技大厦,但这里就是...普通。
按照书中的提示,我找到了501室。
站在门前,我突然失去了敲门的勇气。
如果开门的是个疯子怎么办?
或者更糟——
如果开门的人真的是沈墨,那个理论上应该只存在于我的文档中的男人,我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