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孩子的所有花销,都是林晚在付出。孩子长到1岁多,丈夫就买过一次奶粉。
第六章:沉默的火山与微弱的星火
林晚感觉自己像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紧紧缠住,网的名字叫“孝道”和“人情”。婆婆是编织这张网的高手,丈夫王磊是忠实的维护者,小姑子是遥远的声援者,周围的邻居是或真或假的观众。她所有的委屈、愤怒、疲惫,在这张网里都显得那么无力,那么“不懂事”,那么“不孝”。
她看着镜子里憔悴的自己,听着隔壁房间婆婆中气十足地和老家亲戚电话聊天(内容多半又是编排自己),再看着丈夫王磊回家后理所当然地享受着母亲“精心”营造的“和谐”假象,对他母亲那些显而易见的毛病视若无睹,甚至觉得是林晚“小题大做”、“不够包容”。
深深的疲惫和绝望像潮水般涌来。她不止一次想过离婚,想过带着孩子逃离这个令人窒息的环境。看着天真无邪的小宝,再看看这个表面光鲜、内里溃烂的家,她感到一种刺骨的寒意。婆婆那句“贷款都要带来给你”的虚伪承诺,公公在外打工“为你们”的自我感动式说辞,都让她觉得无比讽刺和心寒。
“心亮了,世界就亮了。” 林晚曾经很相信这句话。可此刻,她觉得自己的心,像被厚厚的淤泥糊住了,透不进一丝光。在这个屋檐下,她的光被周金凤的表演、王磊的愚孝、以及那些琐碎却尖锐的日常一点点吞噬。
第七章:出路在何方?
林晚曾经也对婆婆很好!给她买各种好吃的,经常给她买各种好看的衣服,林晚有的首饰也会买一份给她,一得空就带她出去玩……因为老公常年出差不在家,家人不在身边,她把婆婆当成亲妈,体谅她从乡下来在城市帮忙带娃不容易,所以尽可能对她好,包容婆婆的各种缺点!
但这样每天上演的故事,不会有结局,人心经不起这样的伤害!婆媳矛盾像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林晚终于明白婆婆为什么和她的婆婆姑子们处不好,家里邻居不喜欢婆婆的原因了!
喊婆婆来帮忙带娃,除了真的需要她帮忙带娃,也是带婆婆远离是非,没想到,带她远离了是非,却给自己带来了更大的是非!
林晚最终选择了某种程度的“战略放弃”和“物理隔离”:
沉默是金:在家尽量不说话,尤其不主动与周金凤发生任何可能被曲解的交流。非必要,不沟通。
划清界限:明确家用开销,买菜钱精确到给多少,避免被挪用。自己的东西严格收好。
依靠母亲: 更多依赖自己的母亲张阿姨带娃,虽然母亲身体也不好,但至少用心。
经济独立:把更多精力投入工作,“与其为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烦心,真的不如想办法多挣钱!” 钱是她目前能抓住的最实际的底气和未来的退路。
降低期待:彻底放弃改变婆婆和丈夫的幻想。“爱吃什么自己吃,爱穿什么自己穿,爱买什么自己买,爱说什么说什么。不听不看不理不建议不插手,爱咋滴咋滴!” 只求相安无事,维持表面的和平。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汹涌。周金凤的表演从未停止,她依然会抓住任何一点风吹草动去外面哭诉,和她家人诉苦,巩固自己“受害者”的形象。王磊依然在母亲和妻子之间,本能地倒向母亲,对林晚的沉默和疏离感到不解甚至不满,觉得她“不近人情”、“制造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