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尘:紫藤花架下的诺言
庆和十七年,春深。
御花园的紫藤花架下,瀑布般的花穗垂落,织就一片梦幻的淡紫烟霞。阳光透过繁密的花叶,在青石板上洒下细碎跳跃的光斑。七岁的元昭公主穿着鹅黄的宫装,像一只受惊的小雀,躲在假山石后,偷偷望着武场上那个挥汗如雨的少年。
少年不过十岁出头,身量已比同龄人挺拔许多。他穿着简单的靛蓝劲装,手握一柄与他身高不甚相称的木剑,一遍遍枯燥地重复着劈、刺、挑、格挡的动作。汗水浸透了他的额发,顺着紧绷的下颌线滚落,砸在滚烫的石板上,瞬间洇开一小片深色。他的眼神专注而执拗,带着一种不属于这个年纪的狠劲,仿佛眼前不是空气,而是千军万马的敌人。
“那是谁?”元昭小声问身边的嬷嬷。
“回公主,那是裴老将军的幼孙,裴铮。陛下特许他入宫与皇子们一同习武。”嬷嬷低声回答,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息,“裴家……就剩这根独苗了。”
元昭似懂非懂,只觉得那少年挥剑的样子,比画本里的将军还要神气。她鼓起勇气,从花影里跑出去,手里捏着一方干净的丝帕。
“给你。”她踮起脚尖,将丝帕递到他面前,小脸红扑扑的。
裴铮停下动作,木剑拄地,微微喘息着看向这个突然出现、衣着华贵的小女孩。他认出了她身上的宫装规制,眼神里没有惶恐,只有一丝被打扰的冷淡和疏离。
“谢公主。”他生硬地接过丝帕,并未擦拭汗水,只是攥在手里,目光又投向远处的箭靶。
元昭却不以为意,反而觉得他酷酷的样子很有趣。“我叫元昭!你叫什么?”
“裴铮。”
“你的剑法真厉害!以后要做大将军吗?”元昭仰着小脸,眼里满是崇拜的光。
裴铮抿了抿唇,目光掠过巍峨的宫墙,望向北方遥远的天际线,那里是他父兄埋骨的地方。他沉默片刻,才低声道:“嗯。我要守边关,像祖父、父亲和兄长一样。”
“那……等你成了大将军,能保护我吗?”元昭天真地问,小手轻轻拉住了他的衣角。
裴铮低头,看着那双清澈得不染尘埃的眼睛。深宫里长大的孩子,少有如此纯粹的目光。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终于融化了眼底的寒冰。他郑重地点头,声音虽轻,却带着千钧之力:“能。只要我在一日,北境的刀兵,就休想越过国门一步,也休想伤你分毫。”
紫藤花瓣随风飘落,落在两个孩子的发顶肩头,像一场无声的见证。一个懵懂的诺言,在春日的暖阳里悄然生根。
成长:青梅竹马与暗流涌动
时光荏苒,紫藤花开了又谢。元昭公主与少年裴铮的“友谊”,在森严的宫规夹缝中悄然生长。
裴铮凭着过人的天赋和远超常人的刻苦,武艺日益精进。他不再是那个沉默寡言的倔强少年,身姿愈发挺拔如松,眉宇间英气逼人,渐渐显露出名将之后的风采。他在皇子们的骑射比试中独占鳌头,在校场演武时指挥若定,连素来严厉的武学师傅也对他赞不绝口。皇帝的目光,开始更多地落在这个年轻而锐利的裴家遗孤身上,欣赏之余,亦带着帝王独有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