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臣有证据。”刘墉从袖中掏出一叠纸,“这是江南传来的账册副本,上面清清楚楚记着漕米的去向。还有和大人亲信的收条。”

太监将账册呈给乾隆,乾隆越看脸色越沉,手指捏得账册哗哗作响:“和珅!他真是胆大包天!”

“万岁息怒。”刘墉连忙起身,“和大人或许是一时糊涂。”

“糊涂?”乾隆猛地站起来,龙袍扫过桌案,“他在朕眼皮子底下做了多少手脚,朕不是不知道!只是念在他会办事,才一再容忍。没想到他竟敢动漕米,那是百姓的救命粮!”

刘墉垂首道:“万岁,如今当务之急是把漕米运到江南,安抚百姓。至于和大人……”

乾隆在殿内踱了几步,停下脚步时,目光锐利如刀:“刘爱卿,这件事,朕交给你去办。务必查个水落石出,给江南百姓一个交代。”

“臣遵旨。”刘墉跪地领旨,心里却清楚,这只是开始。要扳倒和珅这棵大树,还差得远呢。

第二章 暗流涌动

刘墉从养心殿出来时,月亮已经挂上了角楼。他没有回府,而是绕到了吏部尚书纪晓岚的府邸。

门房见是刘墉,连忙引着往里走。纪晓岚正在书房里啃着肘子,见刘墉进来,嘴里含糊不清地说:“老刘,你可算来了,我这刚炖好的肘子,就等你呢。”

刘墉坐下,看着他油乎乎的手:“纪大烟袋,你就知道吃。江南漕米的事,你听说了吗?”

纪晓岚把最后一块肘子塞进嘴里,用手帕擦了擦手:“听说了,和珅那小子胆子也太肥了。不过这事不好办啊,他党羽众多,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知道难办,”刘墉叹了口气,“可总不能看着他这么胡来。万岁已经把这事交给我了。”

纪晓岚眼睛一亮:“万岁爷终于下决心了?”

“还没有,”刘墉摇摇头,“万岁只是让我查清漕米的事,至于和珅……万岁还在犹豫。”

“犹豫是正常的,”纪晓岚点了袋烟,“和珅虽然贪,但会揣摩万岁的心思,替万岁办了不少难办的事。万岁离不开他啊。”

刘墉沉默了。他知道纪晓岚说的是实话。和珅能在短短几年内爬到军机大臣的位置,靠的不仅仅是钻营,还有他那套察言观色的本事。乾隆皇帝晚年好大喜功,六下江南耗费了大量国库,都是和珅想出各种名目搜刮民脂民膏,才填补了亏空。

“可再这么下去,国将不国了。”刘墉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府的银子,比国库还多。各地官员为了巴结他,层层盘剥百姓,已经有地方开始闹民变了。”

纪晓岚猛吸了一口烟,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变得凝重:“你想怎么做?”

“我想先从漕米案入手,打掉他的几个爪牙。”刘墉压低声音,“然后顺藤摸瓜,查清他的其他罪状。只要证据确凿,就算万岁再犹豫,也不能保他。”

“谈何容易?”纪晓岚摇摇头,“和珅的爪牙遍布朝野,你动一个,其他人就会抱团。而且他在万岁跟前说得上话,随时能给你使绊子。”

“所以我需要你的帮忙。”刘墉看着纪晓岚,“你掌管吏部,官员的任免都在你手里。和珅的那些亲信,肯定有不少把柄在你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