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全款买房的自由

先交代背景:本人王磊,29 岁,在西安高新区一家外企做技术岗,税后月薪稳定 15000。三年前爸妈掏空半生积蓄,在曲江给我全款买了套 130 平的三居室,当时这事在公司传遍了,有人说我是啃老族,也有人偷偷问我爸缺不缺干儿子。

今天发工资,银行短信弹出的瞬间我正在开会。低头瞥了眼那串数字,手指在屏幕上划了两下就揣回兜里,心跳都没多跳半下。这种淡定放在三年前想都不敢想 —— 那时候我在城中村租着带阳台的单间,每次发工资第一件事就是转房租,剩下的钱要掰成三瓣花:给电动车充电、买超市临期打折的牛奶、还有每周跟女友约会的 AA 制基金。

现在的生活说出来可能拉仇恨。早上七点半起床,慢悠悠煎两个无菌蛋,冲杯挂耳咖啡,开车走南三环去公司,四十分钟路程里能听完半本有声书。不像同组的小张,每天六点就得爬起来挤三号线,他总说房贷 6000 压得喘不过气,上个月连团建 AA 都找借口没去。

其实我刚入职时也跟他一样焦虑。那时候爸妈刚付完房款,家里存折比脸都干净。我硬是吃了半年的食堂,周末窝在家里打游戏,就怕出去花钱。直到有天女友指着 SKP 橱窗里的项链说好看,我摸了摸口袋里刚发的工资,突然意识到:老子现在没房贷啊!

那天直接拉着她冲进去刷卡,导购递水的时候眼睛都在发光。后来才知道那条项链够小张还三个月房贷,这事让我愧疚了好几天,直到看见他朋友圈晒新买的婴儿床 —— 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甜蜜负担。

现在每月固定存 8000,剩下的 7000 怎么造都行。上周刚给车换了套米其林轮胎,花了 4000 眼睛都没眨。同事老周酸溜溜地说:"小王你这日子过得,不像在西安像在天堂。" 他不知道我爸当年为了凑房款,把珍藏多年的字画都卖了,每次回家看到书房空荡荡的墙,心里都不是滋味。

周末基本不在家待着。天气好就开车去雁南公园搭帐篷,女友准备的三明治里夹着进口火腿;下雨就去老城根 G park 逛书店,顺便在负一楼吃碗 38 块的日式拉面。前阵子她想去上海看展,我俩周五下班直接飞过去,住外滩边上的酒店,周日晚上准时回来上班,机票酒店加起来花了小一万,搁以前想都不敢想。

但也不是完全没烦恼。上个月同学聚会,有人说我 "命好",有人暗讽我 "没本事靠父母"。散场时大学室友拍着我肩膀说:"你这 15000 跟我们的 15000 不是一个概念,我们的钱是带枷锁的。"

这话倒是没说错。前几天帮小张抢演唱会门票,他犹豫半天选了最便宜的看台票,说省下的钱够给娃买两罐奶粉。我默默给他换成内场票,说是公司发的福利。其实我知道,这种不用为钱算计的日子,是父母用大半辈子的辛苦换来的。

昨天路过曲江池遗址公园,看到一对老夫妻在放风筝。突然想起我爸说过,等我结婚了就搬回老房子住,把这套大三居留给我们。摸了摸口袋里的工资卡,突然觉得这 15000 块沉甸甸的 —— 它不仅是数字,更是有人替你扛过生活重担后,才能享受到的从容。

所以在西安月薪 15000 够不够花?对我这种没房贷没负担的幸运儿来说,不仅够花,还能活得挺滋润。但前提是得承认:这种滋润里,藏着父母的血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