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奶奶家出来,苏晚碰到了陆承宇。他刚关了咖啡馆的门,手里拎着个袋子,看到苏晚,立刻迎上来:“相框修好了吗?”
“嗯,张奶奶挺满意的。”
“谢谢你。”他把手里的袋子递给她,“一点心意,刚做的提拉米苏。”
袋子里飘出咖啡的香气,苏晚愣了愣,接了过来:“举手之劳,不用这么客气。”
“应该的。”他笑了笑,眼角有颗小小的痣,笑起来格外明显,“对了,我叫陆承宇,以后就是邻居了,常来喝咖啡。”
“苏晚。”她也报上名字,心里莫名觉得,这个突然出现在老巷里的男人,或许会给平静的日子带来点什么。
接下来的几天,苏晚帮着家里整理旧物。在衣柜最底层,她翻到一个落满灰尘的木箱,打开一看,里面全是母亲年轻时的东西——一件粉色的确良衬衫,一本手抄的诗集,还有一沓泛黄的信件。
信封上的字迹清秀,寄信人地址是邻市的师范大学。苏晚好奇地抽出一封,开头写着“慧:见字如面”。
她突然想起,母亲年轻时也曾考上大学,却因为家里穷,最终放弃了,嫁给了父亲。这些信,大概是母亲的同学寄来的吧。
正看着,林慧走了进来,看到木箱,脸色倏地变了,一把合上盖子:“瞎翻什么?都是些没用的东西。”
苏晚看着母亲慌乱的样子,心里一动:“妈,这是你的大学同学寄的信?”
林慧别过脸,声音硬邦邦的:“早忘了。”说完,拿起木箱就往储藏室搬,脚步有些踉跄。
苏晚站在原地,看着母亲的背影,突然觉得,母亲心里也藏着个未完成的梦。
那天下午,苏晚去了陆承宇的咖啡馆。店面不大,装修得很温馨,墙上挂着些老照片,都是青瓦巷的风景。陆承宇正在擦杯子,看到她来,笑着打招呼:“想喝点什么?我请客。”
“一杯拿铁就好。”苏晚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看着窗外的老槐树,“你怎么会来这里开咖啡馆?”
陆承宇递给她咖啡,在她对面坐下:“我外婆以前住这,她去世后,我就想回来看看,觉得这里挺舒服的,就留下了。”他顿了顿,反问,“你呢?看着不像一直住在这里的。”
“出去闯了几年,失败了,就回来躲躲。”苏晚自嘲地笑了笑。
“失败?”陆承宇挑眉,“我看你修相框时挺专业的,以前是做什么的?”
“设计师,不过是个没什么名气的设计师。”
“设计什么的?”
“室内设计。”
陆承宇眼睛亮了亮:“正好,我想把咖啡馆二楼改造成阅读区,一直没找到合适的设计师,你能帮我看看吗?”
3 旧梦新痕
苏晚答应了陆承宇的请求。第二天一早,她带着卷尺和笔记本去了咖啡馆。二楼确实很空,只有几个旧书架,墙皮有些剥落,但采光很好,窗外就是郁郁葱葱的槐树。
“我想在这里做几个靠窗的卡座,再隔出一个小小的儿童阅读区。”陆承宇指着墙角,“这边可以放个投影仪,偶尔办点读书会。”
苏晚一边测量一边点头:“想法不错,不过儿童区得用软包,避免磕碰。卡座的高度要适中,既要有私密性,又不影响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