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捏着手机,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3万块钱,对于郭教授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老周,却是生的希望。他深吸一口气,重新回到病房,准备告诉老周这个好消息。
第三章·希望的曙光
林宇走进病房,脚步放得很轻,生怕惊扰到病床上的老周。他把手机轻轻放在床头柜上,屏幕上那串“30000元”的数字格外醒目。“老周,钱的事解决了,你不用再担心。”林宇轻声说道。
老周依旧紧闭双眼,没有回应。林宇又往前凑了凑,几乎是贴着他的耳朵说:“你不出钱,我们也会给你做手术,一定要抓住这个生的机会。” 这时,老周的眼皮微微颤动,虽然没睁开眼,但眼角却缓缓流出一滴泪,那滴泪,包含着他复杂的情绪,有感动,有愧疚,也有对生的渴望。
手术的各项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手术室里,医生们全神贯注,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所有人都在期盼着手术成功的消息。终于,当手术室的灯熄灭,林宇摘下口罩,露出欣慰的笑容,向外面等待的人比了个“OK”的手势——手术顺利完成。
第四章·迟到的团聚
两天后,病房的门被缓缓推开。一个面容憔悴、皮肤黝黑的男人提着简单的行李走了进来,他是老周的哥哥。哥哥刚从老家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赶来,一路上,他的心都悬在半空,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老周生病的模样。
看到病床上插着管子的弟弟,哥哥的腿一软,差点摔倒,好在林宇及时扶住了他。“谢谢……谢谢你们救了他的命……”哥哥紧紧攥着林宇的手,泪水止不住地流,话语中满是感激。
同厂的工友们也陆续来看望老周。他们围在病床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着老周在工厂里的事。“明哥这人实诚,平时谁有困难,他都会帮忙。”“有次新人工友搬不动机器,明哥二话不说就上去帮忙,自己腰受伤了都没吭声。”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说着,声音都有些哽咽。
有人掏出手机,翻出一张照片,那是老周女儿的作业本,上面歪歪扭扭的铅笔字写着:“爸爸快点回来教我骑自行车,我的小自行车都落灰啦。” 看到照片,老周的眼角再次湿润,他在心里默默发誓,等自己好了,一定要好好陪伴家人。
第五章·生命的感悟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周的身体逐渐康复。每天早上,他都能扶着墙慢慢走几步,胸口的引流管虽然已经拔掉,但伤口还有些痒,他就轻轻拍两下,仿佛在与过去的伤痛告别。
病房走廊墙上“生命至上”四个红底白字的标语,老周每次路过都会多看两眼。以前在工厂车间,他也见过不少标语,可从未像现在这样,感受到这些字的分量。它们不再是贴给领导看的表面文章,而是实实在在关乎生命的承诺。
老周的手机震动,是女儿发来的视频。视频里,小姑娘举着作业本兴奋地喊:“爸爸你看,我数学考了98分!自行车我自己能骑两米啦!” 老周咧着嘴笑,眼角却泛着泪花。手机里存着二十多张女儿的照片,从扎羊角辫的可爱模样到现在梳马尾的青涩,每一张都承载着他对女儿的爱。以前,他总觉得赚钱是最重要的,可经历这一切后,他才明白,能活着见证女儿的成长,比什么都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