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清醒了。"我打开电脑,头也不回地说,"想通了一些事。"
电脑屏幕亮起,显示着2013年10月15日。我深吸一口气,开始回忆这个时间点的重要事件。前世的我因为表白受挫,消沉了整整半年,错过了校招黄金期,最后随便找了个小公司当码农,开始了社畜生涯。
但现在不一样了。32岁的我带着十年的编程经验回来了。我迅速在脑海中列出几个即将爆发的互联网风口:移动支付、短视频、外卖平台...
"喂,你们谁认识经管学院的林小雨?"我突然问道。
宿舍安静了一秒。"林小雨?"张明皱眉,"那个总泡图书馆的学霸?听说她家里挺困难的,一直在打工。"
我点点头。前世我隐约记得这个女生,她后来创办了一家教育科技公司,三十岁就上了福布斯U30榜单。但在2013年,她还只是个不起眼的贫困生。
"你问她干嘛?"李浩一脸狐疑,"你不是刚'清醒'吗,这么快就转移目标了?"
"商业合作。"我简短地回答,已经开始在校园网上查找她的联系方式。
当天晚上,我在图书馆门口等到了抱着一摞书的林小雨。她比我想象中更娇小,齐耳短发,戴着黑框眼镜,牛仔裤洗得发白。
"林小雨同学?"我上前一步,"我是计算机系的陈默,能谈谈吗?"
她警惕地后退半步:"什么事?"
"关于校园二手交易平台的想法。"我直接切入主题,"现在学生买卖二手书、电器很不方便,我想开发一个校内APP,需要经管学院的帮手。"
林小雨的眼睛亮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戒备:"为什么找我?"
"因为你在《创业管理》课上提出的社区共享经济方案很精彩。"这其实是我在校报上看到的,"而且听说你在勤工俭学,应该对学生需求很了解。"
她犹豫了几秒,终于点头:"可以谈谈,但我现在要去咖啡厅打工。"
"我陪你去,路上说。"我不由分说接过她一半的书,"作为交换,我请你喝咖啡。"
林小雨愣了一下,居然笑了:"你倒是会做生意。"
去咖啡厅的十五分钟路程,我简单阐述了我的想法:一个校内实名制交易平台,整合闲置物品、技能交换、活动组队等功能。2013年,微信刚推出支付功能,校园APP还很少,这是个空白市场。
"技术我能搞定,但运营和推广需要你。"我说,"利润五五分成。"
林小雨在咖啡厅门口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我:"陈默,你是认真的?不是...因为今天表白失败受刺激了?"
我笑了:"正相反,因为清醒了。怎么样,合作吗?"
她伸出手:"成交。"
### 第三章 事业腾飞
接下来的三周,我几乎住在了计算机实验室。白天上课,晚上coding,每天睡不到四小时。但比起前世996的生活,这简直是小菜一碟。我利用前世的经验,避开了许多新手容易犯的错误,开发进度远超预期。
林小雨则负责市场调研和推广。她联系了各大学生社团,设计了一套积分奖励机制,甚至说服学校后勤处给我们提供了宣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