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石生娘被几个相熟的婶子搀扶着,站在自家低矮的茅草屋前,看着儿子骑在高头大马上,被那些平日里凶神恶煞的衙役“护卫”着,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差点晕厥过去。她双手紧紧绞着破旧的衣角,指节发白,浑浊的老眼里满是惊惧和无措。

“石家嫂子,别怕,别怕,是好事!天大的好事!”王婶在一旁低声安慰,语气却也有些发虚,“县太爷这是来谢石生的救命之恩呢!你看,还带了那么多东西!”

贾仁带来的“厚礼”确实晃花了村民的眼:两匹上好的细棉布,一大块油光水滑的五花肉,一坛贴着红纸的封缸酒,还有一小袋白花花的大米。这些东西对富贵人家或许不算什么,但对贫瘠的山村来说,已是难以想象的丰厚馈赠。

贾仁下了轿,在师爷的陪同下,摆足了亲民姿态。他先是当众对石生救下村民的“义举”大加褒扬,称其“智勇双全,仁心仁德”,是青牛镇百姓的楷模。接着又绘声绘色讲述了石生在集市上如何“神勇”地制服惊马,救了自己一命,言语间极尽赞美之词。村民们听得一愣一愣的,看向石生的目光更加复杂。

最后,贾仁走到石生娘面前,竟然微微欠身,和颜悦色地道:“老人家,你养了个好儿子啊!本官定要上表州府,为石义士请功!”

石生娘哪里见过这等阵势,吓得就要跪下磕头,被贾仁虚扶住。石生站在一旁,脸色平静,心中却如压了千斤巨石。他清晰地看到贾仁眼底深处那抹挥之不去的探究和贪婪,如同秃鹫盯上了腐肉。这番做派,与其说是感谢,不如说是一场精心布置的试探和宣扬。

果然,喧闹过后,贾仁并未立刻离开。他借口要体察民情,在石生家那间简陋得几乎家徒四壁的茅屋里坐了坐,喝着村民奉上的粗茶,有一搭没一搭地和石生闲聊。话题看似随意,却总是不着痕迹地绕着石生如何能提前知晓洪水、如何能瞬间安抚惊马打转。

“石义士啊,”贾仁抿了口茶,细长的眼睛似笑非笑地看着石生,“本官实在好奇,那日洪水将至,你是如何察觉的?莫非是得了什么异人指点?或是……有什么特别的‘门道’?”

石生心头警铃大作,面上却不动声色,垂首恭敬答道:“回大人,小人自幼在山里打柴,看多了山水。那日瞧见河水